关于印发《新乡医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 (2021—2025年)》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12-26 浏览次数:

中共新乡医学院委员会文件

校党发〔2021〕25号


关于印发《新乡医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

(2021—2025年)》的通知

全校各单位:

《新乡医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已经学校第五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和党委会议研究通过,现予以印发,请认真组织学习并贯彻执行。

中共新乡医学院委员会

2021年12月31日

新乡医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


二〇二一年十二月

目 录

第一部分规划基础

一、发展现状

(一)发展成就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二、面临的形势

第二部分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基本原则与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办学定位

三、基本原则

四、总体目标

第三部分主要任务与举措

一、人才培养

(一)优化专业和学位点结构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三)健全质量保障体系

二、学科建设

(一)优化协同发展学科体系

(二)着力打造学科特色

(三)优化学科建设体制机制

三、科学研究

(一)大力培育国家级科研项目和成果

(二)积极培育国家级科研平台

(三)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四、师资队伍建设

(一)加大人才智力引进力度

(二)实施教师梯队培育培训工程

(三)打造一流人才环境

五、开放办学

(一)积极拓展中外合作教育

(二)加强师生对外交流与合作

(三)加大国内外协同创新力度

六、推动附属医院实现转型升级

(一)着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二)深入推进学科交叉融合

七、文化建设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文化建设

(二)形成载体丰富的学校文化品牌表达体系

(三)健全文化建设管理机制

第四部分支撑保障

一、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二)全面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建设

(三)切实抓好基层党建工作

(四)切实抓好干部队伍教育和管理

(五)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二、治理体系与能力建设

(一)进一步完善学术立校的机制体制

(二)持续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

(三)持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四)持续推进财务制度改革

(五)持续深化后勤保障服务体系改革

三、条件保障

(一)合理规划校园布局

(二)加快基建项目建设

(三)加快数字校园建设

(四)加快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五)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第五部分组织实施

一、加强宣传,统一认识

二、强化责任,保障实施

三、过程监控,目标管理

新乡医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

(2021-2025年)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跨越的关键期,更是学校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的攻坚期和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加快推进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根据国家和省相关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划。

第一部分规划基础

一、发展现状

“十三五”期间,学校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师生员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学校获批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高校、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进入省高校设置“十三五”规划更名大学序列。胜利召开第三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目标。

(一)发展成就

1.党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扎实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深入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活动,牢牢把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实施《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等,抓好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等,党建工作体制机制日趋完备。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完成了机构设置和干部换届调整工作。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稳步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启动了校内巡察,强化党内监督,全面落实了省委巡视整改任务。深化以案促改,严格监督执纪问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持续推进。统战群团工作扎实推进。全面营造了积极向上、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2.人才培养取得新成效。全部本科专业实现省内一批招生,生源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25个省份列入本科一批招生(含不分批次)。理科类录取分数线连年位居省内前列。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增加到17612人,其中研究生增加91%,留学生增加1300%。

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新增8个本科专业,本科专业达到29个。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11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6门课程获批省级以上一流课程。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批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临床医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卓越医师培养计划试点单位。获批省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入选教育部首批研究生课程改革试点单位。

育人质量稳步提升。承担104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研究生发表高水平论文300余篇,单篇影响因子最高突破7.0,优秀量稳居省内前10名。获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华中赛区一等奖2次、全国二等奖1次、三等奖2次;获全国精神医学专业技能竞赛一等奖、口腔专业二等奖、法医学团体第3名。2016年和2017年连续在全国体育竞技类比赛中夺冠。本科毕业生年底就业率平均保持在95%以上、研究生就业率连年保持100%,荣获“2020年度国内高质量就业示范高校”称号。

3.学科建设取得新突破。2017年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免疫与模式动物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获批国家“111计划”,为我省4所同类单位之一。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获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立项。10个学科获批河南省第九批重点学科,其中一级学科8个。新增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新增人文医学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系省内首家、全国第10家。获批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神经修复重点实验室”和“河南省免疫与靶向药物重点实验室”,获批13个省级国际联合实验室;获批1个河南省软科学研究基地——健康中原研究院,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达到18个。

4.科学研究攀上新高峰。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192项,省部级项目267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连续5年位居全省第9位。发表高被引论文12篇,中科院分区1区论文52篇。自然指数在全国高校/科研机构排名中攀升了64位,在生命科学领域位居全省第四。获得省级科技成果奖26项、授权专利889项,其中发明专利216项。《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被Scopus数据库收录。2017、2018年分别入选河南省高校知识产权综合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十强、十快高校。

5.师资队伍素质得到新提升。引聘双聘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17人,获批国家A类外专千人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人、省政府特殊津贴6人,入选省“中原千人”2人,省高层次人才23人;引培省特聘教授、太行学者特聘教授等学科领军人才43人,培养太行青年学者29人,引培博士298名,博士比例由25.67%提高到45.88%。专任教师总量达到1105人。完成第二次岗位设置,完善了晋升和分配制度,成立教师发展中心,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6.社会服务得到新扩展。培育产学研项目17项,经费总额100万元;签订合作项目36项,获经费382万元;承接药物临床试验118项,合作经费达4460余万元;积极开展校地合作,获批经费305万元。获批“河南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支持省派“第一书记”工作,选派挂职干部与原阳县等地方政府深度开展科技扶贫、健康扶贫。

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作为河南省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专家组组长单位和新乡市新冠疫情防控副指挥长单位,主持编(录)制了教育行业新冠肺炎防控指南及流程图,为省市科学防控做出了突出贡献。主编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心理援助热线服务实例及应对手册》向全国推广使用。第一时间派出援鄂医疗队。李慧和王好义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附属医院新增5个省级临床重点学科。积极引进和自主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大力提升临床诊疗水平。5所直属附属医院门急诊总量达1883.85万人次,开展手术48.31万余例。附属人民医院通过三级甲等医院评审;获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10个基地,获批河南省精神卫生医学中心、省创伤与骨科研究医学重点培育实验室。

7.开放办学拓展新路径。组织教师赴外进修培训,选拔研究生和本科生赴外访学。先后与10多个国家30多所知名院校和机构开展交流与合作。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顺利推进,开展了与马来西亚理科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留学生生源持续向“一带一路”国家拓展。

8.校园文化日益繁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功创建省级文明校园。开展了抗疫精神主题宣讲会、辅导员工作坊等系列活动,培育了一批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大力开展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推介活动,钱惠茵教授荣获全国“荣耀医者”人文情怀奖。

9.办学条件和民生福祉得到新改善。学校获批“十三五”国家百所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支持高校,图书信息大楼基本建成。3栋博士公寓竣工并投入使用。完成电力增容、教学科研和生活设施改造等项目,校内景观持续美化。校园网出口带宽达到28.3G,实现了IPv6规模部署;建成“统一信息门户”、“统一身份认证”和“统一数据库”智慧校园三大基础软件平台。图书信息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建成6个特色数据库,完成移动图书馆、智能馆藏管理系统等建设。师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教职工人均收入大幅增加。医保参保工作实现突破性进展,全校在职职工加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并享受公务员医补。职工子女入学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拓宽学生资助渠道,大幅度提高了助学补贴。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学科专业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学科方向仍需进一步凝练,学科特色和优势还不够明显。创新能力有待增强,国家级科研平台和奖项有待突破。高端人才和高水平团队数量不足,促进中青年教师成长成才和团队建设的机制不够健全。开放办学能力有待提升。医教研协同不够,临床科学研究投入不足,技术创新和学科发展乏力,附属医院核心竞争力亟需大幅增强。信息化支撑学校发展能力不强,教学与科研条件比较紧张,资源紧张与效益不高问题并存。综合改革推进缓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面临的形势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纷繁复杂,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变,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学校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与挑战并存。

1.新时代两个大局交织激荡,高等教育承担前所未有的重大使命。当前,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一轮工业革命蓬勃兴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

2.实现健康中国建设的目标,期待学校加快发展步伐。突发的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凸显了我国卫生健康领域的短板和不足。2035年建成健康中国,是党对人民群众的重大承诺。党和国家以大国计、大民生、大学科、大专业的新定位推进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学校重任在肩。

3.国家和区域经济全面创新发展,为学校发展带来新机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发展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全面擘画“现代化河南”,并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放在“十大战略”之首;加快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郑洛新创新示范区等国家战略在河南落地生根,叠加效应日益凸显。

4.区域高等教育的激烈竞争带来新挑战。学校更名大学、博士授权单位申报和省部委共建等工作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学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是,学校也面临诸多挑战:区位劣势影响了各类资源的引进与获取;部属高校招生指标增量向中部地区倾斜;省内多所高校加快医学教育布局,甚至在博士研究生教育方面后来居上,相互竞争日趋激烈。

综合研判,未来五年,学校发展正处于战略叠加的机遇期、蓄势跃升的突破期、调整转型的攻坚期、风险挑战的凸显期。面向未来,危中有机、变中有势,形势逼人、使命催人。我们必须切实增强危机意识,根据高水平大学和申博增硕的标准来谋划学校改革发展,切实解决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和深层次问题,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第二部分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基本原则与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抢抓国家中部崛起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内涵式发展,聚焦新医科建设,加快学科交叉融合,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深化综合改革,深入实施改革创新驱动和开放带动战略,全面推进依法治校,不断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实现更名大学和获批博士授权单位的工作目标,加快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步伐。

二、办学定位

人才培养定位:培养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职业素养、实践能力、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科发展定位:建立以医学为主体、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大力拓展研究生教育,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和继续教育。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河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

三、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学校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把创新摆在学校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医学特色厚植学校学科优势,坚持改革驱动,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更加注重制度激励,更加注重激发内生动力,让各种办学要素活力充分迸发。坚持开放发展,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提升对外开放能级,主动参与国家区域协同创新,助力学校事业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坚持师生至上。树牢“一切为了育人,一切为了科研”的办学理念始终做到发展为了师生、发展依靠师生、发展成果由师生共享,把全体师生的智慧力量凝聚起来、创新创造活力激发出来,推进学校快速发展。

——坚持目标和结果导向。对标对表、精准谋划、精准建设、强化落实。对照更名大学工作、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双一流”等指标体系,加快推进学校内涵建设和条件建设,加快推进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四、总体目标

加快推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十四五”期间,学校成功更名大学,获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进入省级特色骨干大学和省部、委共建高校行列,努力建成区域一流、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医科大学。

——人才培养。合理调控办学规模。全日制在校生人数稳定在20000人左右(其中本科生16000人、研究生3000人、留学生1000人)。稳定本科生规模,积极扩展硕博研究生培养,大力拓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善本科专业设置和研究生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机制。本科专业数量控制在40个左右。获批1个以上博士学位授权点、新增10个以上硕士学位授权点。获得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院校资格。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等核心质量指标稳中有升。在新一轮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业认证和学位授予点评估中取得好成绩。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以上。

——学科建设。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围绕新医科建设,持续打造以医学为主体、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以“双特”建设为抓手,学科方向进一步凝练,医学学科特色更加凸显,引导多学科与临床学科交叉融合,临床医学学科在第六轮全国学科评估中排名力争前30%-40%(B-级)、ESI全球排名前5‰,带动学科集群发展的能力日益增强。力争新增1-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科学研究。强化团队引领,培育3-5个国内有较高影响力的科研团队,8-10个省内一流的高水平科研团队,持续培育与挖掘人力研发资源优势。主动融入国家创新体系,提升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参与度,在国家级科研平台和国家级科研奖励上取得突破。到2025年,获批国家级项目250项以上,国家级科研奖励2项以上,发表“三类高质量论文”3500篇以上,年均到账科研经费8000万元(其中横向经费4000万元)以上,年均科技服务、成果转化转移效益2000万元以上。逐步实现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提升资源的服务效益。

——师资队伍。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引培并举,实施人才队伍提升工程,加强高端人才、学科领军人才(或团队)、学科带头人和博士生导师引培工作,创新激励评价机制,建立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富有创新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专任教师队伍博士占比达到55%以上,生师比稳定在16:1以内。

——开放办学。加大拓展对外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力争与国内外顶尖高校或科研院所等开展长期深入合作,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机构)取得突破。

——附属医院。强化学科发展意识,提升医教研协同创新能力,突出科研支撑,引导附属医院错位发展、转型升级。第一附属医院综合实力稳居省内前三,第二附属医院努力争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第三附属医院顺利通过三级甲等医院评审,附属中心医院和附属人民医院坚持特色发展。医院争创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

——大学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建设具有百年底蕴、时代特色的大学文化。建成医学史馆等文化场馆,充分发挥文化的方向引领、精神支撑、言行塑造和助推创新等作用,打造绿色、人文、智慧、健康、平安校园,争创省级文明校园建设标兵单位。

——条件保障。开源节流,确保财力保障稳健向好。积极拓展办学空间,新增办学用地1000亩以上。合理规划校区功能布局,确保一校多区无缝衔接。逐步推进新校区建设,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新增校舍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以上,为学校快速发展夯实基础。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资源服务水平。

第三部分主要任务与举措

一、人才培养

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五育”并举,全面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激励学生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优化专业和学位点结构

面向国家发展需求,面向学科发展前沿,着力优化人才培养规模和结构,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适应未来按专业招生的政策要求。积极发展新医科专业,申办医学相关特色专业,夯实专业建设条件,强化内涵建设,打造优势专业,培育新的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力争新增3-5个国家级和6-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积极做好护理学、药学和口腔医学等专业的认证工作。深入开展第二学士学位和辅修学位工作,为学生提供跨学科学习、多样化发展机会。

加强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宏观调控,努力实现口腔医学、生物工程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和图书情报或出版、中医、中药、体育、教育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扩大专业学位的培养比例。整合资源、对标对表,努力获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积极推进以通识教育为基础、胜任力为导向、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强化课程思政,一体化构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体系,建立健全系统化育人长效机制,加快形成“三全育人”工作格局。

重视并完善通识课程体系构建,鼓励开设优质通识课程,建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教育培养体系。切实推进体育、美育教学改革,加强劳动教育,努力实现美育、体育、劳动教育、科学技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积极探索推进书院制改革,试点构建并逐步推广以“书院+学院”“通、专”结合的双院制育人体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健康成长。

加强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深入推进由学术研究型、创新创业型、实践应用型等3大类课程体系建设,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持续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取得新突破。进一步强化实践育人,建立健全科教协同、产教融合等体制机制,协同建设实践教育基地,争创国家级众创空间。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表达沟通、团队合作、组织协调、实践操作、敢闯会创的能力。

在儿科专业试点探索课程整合改革,全面深化卓越医师培养,提升医学生临床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探索微专业建设改革,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完善四级心理预警网络,积极培育省级示范中心建设,促进学生身心成长。

完善教材遴选使用、编写审查、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统筹教材编写工作,鼓励优势特色学科编写教材,积极参与评奖。

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探索智能教育新形态,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完善智慧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促进学习革命,积极推广小班化教学、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和使用,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强化科研思维培养,开展试点班、特色班、实验班试点,深入推进导师制、弹性学制、学分制改革,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强化培育引导,力争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0项以上,其中国家级1项。

(三)健全质量保障体系

积极适应按专业招生改革新模式,在未实施本科招生制度改革的省份力争实现全部一本批次招生;加大研究生招生宣传力度,扩大招生规模,改善生源结构,不断提高生源质量。

主动衔接学位授权点审批、审核评估、专业认证等评价标准,构建由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和过程标准组成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完善内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健全以教学质量报告、学院教学评价、专业评价、硕士点评估、课程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为主体的多层次全链条多维度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完善以能力为导向的过程性与结果性考试评价改革,强化职业素质和专业实践技能(临床技能)等的考查。

推动基层教学组织改革,加强学系、教研室、课程模块教学团队、课程组等组织建设,激发活力。实行导师队伍动态管理,建设高水平研究生导师队伍。严格落实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的基本制度。完善辅导员队伍选拔和培养长效机制,提高辅导员专业化水平。

严抓培养全过程监控与质量保证,强化研究生综合素质教育、诚信和学术道德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研究人才。力争50%学术型毕业生发表“三类高质量”学术论文。

健全来华留学生培养质量体系,全面提升留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加快建设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成人非学历教育与短期学员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推进继续教育转型发展。

坚持实施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进一步完善学生就业工作机制。健全毕业生就业和职业发展跟踪反馈机制,促进学校教学改革。

二、学科建设

(一)优化协同发展学科体系

优化学科布局,建立以医学为主体,理、工、管、文、法和教育等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学科体系。

突出重点,分类发展,制定实施学校学科分类发展行动计划。做强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省特色骨干学科,尽快形成若干个在省内同领域稳居前列的、实力雄厚的学科高峰,加快建成博士学位授权点相关学科。积极推进基础医学、药学、医学技术、护理学及口腔医学等省重点学科建设,夯实学科基础。做大理工学科,强化学科支撑。加大生物学、生物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等理工学科建设力度。建好产业学院,做好未来学院筹备工作。做优人文学科,全面提升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建设水平,支持人文社科与医学科学交叉融合、协调发展,优先支持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省级重点学科。

(二)着力打造学科特色

以特色骨干学科为抓手,凝练学科方向,凸显临床医学“精神病学”和“结核病学”等优势特色,点面结合,强化交叉融合,引领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三)优化学科建设体制机制

健全完善学科发展评价和动态调整机制。坚持以绩效为杠杆,引入竞争机制,动态调整,引导特色发展。

建立并完善学科负责人制度,确保学科建设责任到人。完善校、院学科建设责任机制,把学科建设的重心下放到基层。建立健全首席专家制度,完善学科团队,充分发挥高端人才的学术引领带动作用。

坚持医教研协同,鼓励以项目建设为纽带,打破组织界限,健全完善学科交叉融合机制,健全完善教学科研医疗相互促进机制,推动前沿创新。

三、科学研究

坚持“四个面向”,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带动学校核心实力全面提升。

(一)大力培育国家级科研项目和成果

建立健全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整合校内外学术资源和科研力量,围绕学科建设布局和博士点申报要求,加大投入和政策引导,加强协同创新力度,不断提高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带动高质量人才团队建设。对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立足学科发展前沿,选取扶持重点研发领域,积极争取参与或主持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研究,增强应用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提高国家级项目的实际结项率,培育高水平成果,突破国家级科技奖励。

(二)积极培育国家级科研平台

围绕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不断优化扶持校内科研平台,推动平台升级,新增2个省级实验室,力争实现省部共建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的新突破。加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研究院所等建设。加快推进校内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加强管理,提高使用效率。积极培育学校智库品牌。依托健康中原研究院、河南省科技期刊研究中心和河南省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等平台,深入开展战略研究和决策咨询,扩大对外影响力。

大力加强学校期刊建设。全力推进《眼科新进展》入选国际权威Scopus数据库、《新乡医学院学报》入选中文核心期刊或国际权威数据库。持续提升《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和《眼科新进展》国际影响力。提高《临床心身疾病杂志》办刊水平和影响力。积极探索科技期刊服务于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新路径。

(三)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建立健全成果转化促进机制。注重健全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收益分配办法,在职称评审、科研奖励和绩效分配等方面重视横向科研项目和成果转化转移,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应用研究,精心培育转化项目,大力提升高水平成果产出能力。增强教师科研成果转化意识,主动对接产业需求,大力推进多形式合作,切实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四、师资队伍建设

开展新时代教师队伍改革行动,持续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以人才队伍水平提升工程建设为抓手,大力引进人才、用好人才,把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学校发展优势。

(一)加大人才智力引进力度

重点围绕博士授权单位建设,服务于优势特色骨干学科专业建设,精准引聘6-10名左右院士、国家千人、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海内外高端人才或学科团队。

加大省级人才、博士研究生等骨干教师和青年拔尖、后备人才(团队)、外籍教师等的引进工作,为学科可持续发展储备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

合理设置教职员岗位结构比例,加强职员队伍建设,充实实验技术、团学和管理等人才队伍,确保学校平衡协调发展。

(二)实施教师梯队培育培训工程

深化培训体系改革,激发教师自我提升的活力,全面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加强教师培训目标体系、组织体系、学科体系、内容体系和智能研修体系建设,构建系统的教师职业发展体系,推动教师培训专业化、信息化,充分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和发展空间。统筹教师研修、职业发展咨询、教育教学指导、学术发展、学习资源服务等职责,建实建强教师发展中心等平台。

精准设计培养方案,推进人才梯队建设。强化领军人才培育,在重大项目承担、人才计划实施、团队组建、专家推荐、平台支撑、奖励申报等方面,全面布局,重点扶持;积极扶持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系统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提升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推动创新团队建设,坚持主动引导和自然形成相结合,形成若干特色鲜明、专业互补、年龄合理的创新群体。

(三)打造一流人才环境

坚持党管人才,创新机制体制打造一流人才发展环境。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严把教师队伍入口关。建立师德档案,坚持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制”。开展师德先进集体、师德标兵、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评选,做好典型引导。建立师德教育、宣传、评价、监督和保障机制,增强教师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服务育人使命感和责任感。

进一步强化教师在学校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倡导崇尚学术、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和宽松学术氛围,坚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制度留人,拓宽晋升通道,鼓励公平竞争,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推动管理人员职员化、专业化,优化人才管理服务体系,处理好人才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确保优秀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上,不断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五、开放办学

持续实施“开放办学”战略,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科研和医疗等对外合作,建立健全对外合作激励机制和长效机制,提升对外交流、合作的层次与水平,助力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积极拓展中外合作教育

扩大来华留学生培养规模,拓展生源国别,提升教育层次。积极争取开展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项目建设,提升留学生项目的吸引力。扎实推进“外语能力提升工程”,健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指标体系,加强国际化专业和特色课程群建设。

扩大境外合作办学项目。加强与境外高水平大学合作,确保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数量和质量稳中有升。力争获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积极开辟合作办学海外项目。

(二)加强师生对外交流与合作

精准引进海外优秀师资,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水平。

鼓励教师出国研修、访学和交流。支持教师积极融入国内外一流团队建设,鼓励在国际平台中任职和发表文章,不断提高国际学术影响力和话语权。搭建管理人员海外培训平台,拓展国际化视野。探索举办国际学术论坛,积极推介优秀学者和成果,扩大国际影响力。选拔学生开展出国培优计划,逐步提高学生国(境)外访学、交流的数量和水平。

强化联谊促建意识,全面加强校友会工作。加强国内外校友会建设,汇聚校友力量,鼓励校友参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三)加大国内外协同创新力度

加强顶层设计,落实校院两级开放办学推进机制,在学校优势特色学科和重点发展领域,加快推进与国内外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产业以及与政府的战略互利合作,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实现协同发展。

六、推动附属医院实现转型升级

以学科建设为引领,坚持特色发展,完善学科交叉融合体制机制,充分激发附属医院内生动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一)着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贯彻国家医改政策,加快科技创新和智力引进,快速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至“十四五”末,附属医院的总开放床位数达到12000-13000张,年门急诊量达到450-500万人次,出院病人年均增长5%左右,年均四级手术量增长8-10%,综合医院平均住院日缩短至8天左右。5所直属附属医院年均引进或自主开展新业务、新技术200项,在危急重症、疑难杂症等诊疗水平上明显提升。

(二)深入推进学科交叉融合

围绕学校特色骨干学科建设和医院特色专科建设,推动附属医院加大资源投入,更加注重构建先进科研平台体系,更加重视打造创新型人才团队,更加重视前沿医疗科技成果产出,更加重视临床转化应用研究,更加重视现代信息化技术的支撑,积极搭建学科交叉融合桥梁,变资源优势为学科创新优势,在行业内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强化临床专科发展意识,整合内部资源,建立附属医院专业协会,协同发展,促进良性竞争与合作,实现特色发展、错位发展。积极推进对外合作,建设跨区域专科联盟,努力建设国家区域、省级医疗中心。到“十四五”末,实现国家级临床专科或国家级临床重点培育专科的突破,建成3个以上省级医学重点学科,积极培育国家级重点学科。5家直属附属医院年均获得国家级项目数量质量明显提升,大力加强药物临床试验力度。

完善附属医院和临床学院建设、发展和管理的政策标准,新增1—2所直属附属医院,满足医教协同的需求。

七、文化建设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调动和利用各种文化元素,不断推进大学文化的传承创新,以文铸魂,以文化人,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营造良好文化环境。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文化建设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挖掘吸收优秀主题元素,培育具有学校特色的先进文化品牌。

聚焦医学主题,全面弘扬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勇攀高峰的攻坚精神、振兴祖国卫生健康事业的担当精神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扎根中原大地,大力传承和弘扬担当进取、砥砺前行的太行精神,开放兼容、奔腾不息的黄河文化等;以建校百年为契机,充分挖掘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传承创新“明德博学、至爱致用”的校训和“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推动学校在新时代守正创新、赓续发展。

(二)形成载体丰富的学校文化品牌表达体系

全面打造文化载体,开展以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为载体的创新文化建设活动,推进新医故事和新医声音对外传播,引领中原高等医学教育文化新潮流。

凝练弘扬校史文化。以建校百年为契机,注重保护、开发利用好档案资源,编好校史、年鉴和回忆录,深入开展校史文化研究与传播,培育弘扬爱校荣校情怀,汇聚强大向心力和干事创业的动力。

建设统一规范的学校、学院形象标识系统和校园物质文化品牌体系,加快推进人体科学馆、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馆、药学馆、校史馆、医疗科技馆、护理学馆、生命科技馆、医学史馆等八大场馆建设;完善师生文体活动场所,建设文化服务中心和文化地标,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物质文化表达体系。

逐步建立以质量标准、人文关怀、行为遵循等为核心的制度文化体系,凝心聚力,共同推进学校快速发展。

大力开展高雅艺术、学术交流等文化精品活动,精心塑造一批行为文化品牌,引领风尚,推动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

(三)健全文化建设管理机制

健全完善党委领导、宣传部门主管、学院主抓、师生主体参与的文化建设协调机制。制定文化资助办法,建立文化奖评制度,支持师生开展文明、文化研究和创新,鼓励开展各类学术和文化高端论坛讲座,满足师生和社会公众对文化建设的需求,打造新时代的学校文化。

第四部分支撑保障

一、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等活动,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细化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以高质量党建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落实党委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坚持党管办学方向、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党管意识形态,领导改革发展,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得到贯彻落实。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完善民主管理与监督机制,扩大有序参与,加强议事协商,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工会等机构及教职工代表大会、学代会等在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机制中的作用。加强统一战线和离退休工作,广泛汇聚各方智慧,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二)全面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建设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学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和主导权,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强化阵地管理,加强舆情研判和引导。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切实抓好基层党建工作

持续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发挥基层党委(总支)在学院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打造符合学院专业特色、党员特点、促进事业发展的党建品牌项目。巩固深化“两化一创”工作,建设“双带头人”和样板党支部工作,发挥好优秀党组织的引领示范作用。提升党员发展质量,引导党员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四)切实抓好干部队伍教育和管理

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持续推进干部制度改革,健全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培养、选拔任用、管理监督和考核评价体系,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培养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数量充足、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试行任期目标责任制。

(五)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深化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断拓展学习教育成果,引导党员干部保持担当奋斗的精神风貌。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防止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反弹回潮。

强化党内监督。聚焦上级重大决策部署、聚焦学校中心工作、聚焦巡视巡察整改,强化政治监督,深化政治巡察。落实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措施,压实各级党组织和相关职能部门在政治监督方面的责任,实现党委全面监督、纪委专责监督和部门职能监督的统一。做实日常监督,发挥基层监督作用,保障党员监督权利,推进监督下沉、监督落地、监督于问题未发之时。推进纪检监察监督与巡察监督、审计监督等有效贯通,建立长效机制,提升监督治理效能。

落实“三不”一体推进战略方针。坚持系统施治、标本兼治,始终保持严的氛围、惩的力度。强化不敢腐的震慑,畅通拓宽信访举报渠道,紧盯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和师生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持有案必查,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精准把握政策策略,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落实“三重一大”有关事项报告备案和监督办法,建立领导干部插手干预重大事项记录制度。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推进健全完善制度,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筑牢不想腐的思想堤坝,持续开展党性党规党纪和廉政警示教育,发挥正反典型的激励警示作用,推进清廉校园和廉政文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治理体系与能力建设

以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学校综合改革,优化内部资源配置,深度激发和释放学校发展活力,加快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进一步完善学术立校的机制体制

完善学校学术立校运行机制,加强学术组织建设,建立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与组织架构,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学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凸显学术权威,实现教授治学,让学校发展保持在良性运行轨道上。

(二)持续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

改革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稳步推进管理大部制改革,科学定位职能部门和学院的职责权限,平衡事权和用人权、财权、物权之间的关系,坚持权与责相统一。加强校内放管服改革,强化对管理服务部门的定期考核评价,确保管理重心下移。

强化学院的主体地位,全面完善学院内部治理体系,推动解决学院在机构设置、经费管理体制、教师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改革考核评价体系,充分激发学院“中场发动机”的作用,增加发展的内生动力,形成学院办大学的良好局面。

(三)持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稳步推进岗位管理制度改革。强化岗位管理,定岗定编,分类管理,核定岗位基本待遇和要求,促进竞争,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有序流动机制。适时推进员额制管理改革。

稳步推进人才评聘制度改革。根据不同岗位特点和职责,坚持共通性与特殊性、水平业绩与发展潜力、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分类建立健全涵盖品德、知识、能力、业绩和贡献等要素,科学合理、各有侧重的人才评价标准。科学设置教学科研人员的考核评价周期,探索阶段性和长周期评价相结合,实施聘期评价制度。实行代表性成果评价,突出评价研究成果质量、原创价值和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贡献。注重个体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完善同行专家和第三方评价机制。

完善分配制度改革。以目标管理为导向,坚持效益与绩效挂钩的原则,兼顾多样性和复杂性,建立科学、合理、多元的绩效考核评价和分配制度。对部分紧缺或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年薪制等灵活多样的绩效分配方法。向教学和科研一线倾斜,促进教师静心教书、潜心科研,激发一线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发挥绩效杠杆的精准撬动作用,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和岗位奉献氛围。

(四)持续推进财务制度改革

健全办学经费多元筹措机制。争取提高生均拨款和更多转移支付等,积极获得财政经费支持。加大合作力度,完善内部收益分配机制,通过成果转化转移、教育培训、校企合作等多渠道汇聚资金、资源。加快推进教育基金会建设,争取更多社会捐赠和财政配套资金。全面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

健全完善内部资源、资产配置制度,大力提升资金资产使用效能,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现财权重心下移。实行总会计师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和监督,全面建设内部控制体系,确保资金安全运行。

(五)持续深化后勤保障服务体系改革

统筹推进多校区办学的后勤管理服务模式改革。探索现代企业化运行机制,引入服务竞争机制,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积极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加强成本核算和财务监管,完善后勤服务的绩效评价机制。加快后勤服务信息化建设,优化后勤管理队伍结构,提高后勤管理水平。

三、条件保障

科学规划并加快推进校园基本建设、数字校园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学校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条件支撑。

(一)合理规划校园布局

结合学校学科建设、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规模等需求,加快征地步伐和校区建设。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好学校各校区布局。分步实施,依次过渡,逐步打造主体明确、功能互补、相互支撑、智慧化、现代化的绿色健康校园。

(二)加快基建项目建设

加快推进教学实验楼、综合楼、教学楼、大学生艺术中心、幼儿园、学生宿舍楼和食堂等项目立项建设。推进新校区建设,力争“十四五”时期投入使用。

加强用房管理,优先保证教学科研需求,大力改善实验室和智慧教室等各项教学科研条件。

(三)加快数字校园建设

加强新型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校园网全光网改造,完成无线网络全覆盖和IPv6全覆盖,实现“四网融合”,构建全校云服务体系;开展教学、科研、公共服务设施的智慧化改造,构建可感知、可交互、沉浸式的数字化环境,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完善关键业务系统建设,建设医教研一体化的大数据共享平台,推动数据治理,实现“一数一源”;促进管理服务流程优化再造,实现“一网通办”,以信息化助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健全网络安全制度,持续推进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建设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筑牢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学校智慧教室覆盖率达到75%以上。

(四)加快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加大投入力度,依据绿色校园建设标准,持续绿化美化校园环境。持续做好水、电、暖等保障与基础设施的修缮、维护工作。加强安全教育和综合治理,健全完善双重预防体系,建立完善维稳责任制和应急管理体系,做好疫情防控、防灾减灾救灾和节能减排等工作,形成保障学校安全稳定的长效机制,打造平安校园。加大数字资源库建设,增加高质量图书文献和高等级学术文献等权威性数字资源,打造高水平智慧图书馆。推进学校与附属医院图书文献资源互享,满足师生需求。加快提高档案工作信息化水平,及时归档和利用好档案资源。

(五)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完善与学校事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薪酬总量增长机制,多措并举增加教职工收入。继续做好教职工子女入学的帮扶工作。完善和落实教职工社会保障制度。加强教职工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建设。做好困难师生帮扶工作,完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机制,提升师生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增进民生福祉。

第五部分组织实施

一、加强宣传,统一认识

紧紧依靠全校师生员工,充分调动全体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学校发展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广泛宣传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厚植上下齐心、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贯彻落实好学校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战略举措。

二、强化责任,保障实施

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明确分工,确保规划的指导性和约束性。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主抓,分管校领导牵头,发展规划处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确保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学院(附属医院)规划相互支撑、有机衔接,不断提升规划的战略管理和执行能力。目标管理与督查办公室负责对规划目标和战略举措进行任务分解和督查。各单位、部门负责规划的具体执行和实施。

三、过程监控,目标管理

建立科学的动态监测管理和反馈机制。发展规划处和目标管理与督查办公室密切配合,强化督查落实与效益效能评价,定期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和跟踪检查,及时反馈,并根据政策和条件变化,按程序适时调整规划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