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学生记者亮相郑开国际马拉松
发布时间:2014-03-31 浏览次数:

本报学生记者亮相郑开国际马拉松

 

(新医广播台学生记者胡晓慧报道)329~30日,我校校报学生记者、公共卫生学院2011级赵志远与境内外各大媒体、通讯社记者同赴郑州参加“2014郑开国际马拉松赛”采访活动,并获得2014郑开国际马拉松校园传播大使荣誉证书。

2013年年底,郑开马拉松组委会启动第八届中国郑开国际马拉松赛注册大学生记者报名工作,参赛选手需在初试阶段提交报名表及新闻作品,经过筛选后进入校园传播大使复试阶段。此次活动得到了河南省各高校大学生记者广泛关注,吸引了30余所高校的500多名大学生记者报名。综合个人履历、新闻作品质量,赵志远成功入围复试,并在学校内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郑开马拉松宣传推广活动。经过赛事组委会的选拔和综合评定,来自全省18所高校的45名学子成为“2014中国郑开国际马拉松赛”注册大学生记者,赵志远顺利跻身其中。

根据郑开国际马拉松组委会安排,3月15日,在为期两天的注册大学生记者训练营培训中,赵志远接受资深媒体人在采访能力、文字采访、视频制作与剪辑等方面的专业培训330日,赵志远作为第6采访小分队队长,对五公里赛程的情侣马拉松、亲子马拉松、迷你马拉松等小马拉松赛事、分发物料的志愿者、相关赛事的参赛者、现场观众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采访报道,以大学生的眼光关注社会, 将“运动融入生活”的赛事精神以独特新闻视角传播,并最终形成新闻报道《春天里的致信》。

中国郑开国际马拉松赛事由中国田径协会、河南省体育局、郑州市人民政府、开封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目前是河南省唯一常设的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也是目前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全程马拉松赛事。我校学子在此次郑开马拉松注册大学生记者选拔活动中脱颖而出,展示了我校大学生记者出色的新闻素养与专业能力,彰显了学校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视。

          

           

 

 

春天里的致信

本报学生记者  赵志远

领跑春天,领跑梦想,领跑青春。从发令枪响的那一刻起,马拉松赛场便热情似火。面对小马拉松的五公里赛道,起点和终点的直线距离没有多远,但是环绕在CBD新区各个高楼大厦之间的赛程中,每个选手却传递着与春天签约的承诺。

 

致儿子:踏实走好人生第一步

 

上午11点10分,一岁半的小男孩鑫鑫坐在亲子马拉松终点的台阶上,小家伙的鼻翼随着胖嘟嘟的胸脯微微动,接过妈妈许慧才手中递过来的牛奶便往嘴里面塞。爸爸罗渊一手扶着奶瓶,另一只手用毛巾擦拭小家伙头上的汗滴。

从9点发令枪响开始,鑫鑫和爸爸的步履在赛道上就没有停止过,由于刚学会走路,脚步还显得不稳,爸爸拉着儿子走得很慢,很快落到了队伍后面,而妈妈则在赛道外焦急地全程陪护。每当遇到转角路段,爸爸都会拉着儿子走弧形跑道最平稳的外圈,小家伙个头矮小,爸爸总是和周围人保持半米的“安全距离”,遇到狭窄拥挤的地段,爸爸把鑫鑫从原地抱起,等到人群疏散了,再把他放到赛道上。而每当此时,妈妈也会从跑道外见缝插针地递过来牛奶和饼干,来给父子俩补充能量。于是,长达五公里的赛程中,妈妈在赛道外既提供“后勤服务”,又给予“加油助威”。爸爸只是一路拉着、扶着小家伙,竟没有在任何路段背着跑步。当粉嘟嘟的小鑫鑫和满头大汗的爸爸跑到终点的时候,现场观众都为这父子俩欢呼叫好。

“宝宝刚学会走路五个月,想带他在赛道上脚踏实地地走完全程。”爸爸罗渊接受采访时说道。小鑫鑫红扑扑的脸上汗珠点点,抱着奶瓶的样子,可爱而享受。

 

致童年:返老还童,重拾记忆深处老玩具

一大早不到7点,63岁的马志坚老人便从位于管城区南关街的家赶到赛场,和往常一样,老人在广场上开始推铁环。在和其他小马拉松的参赛选手问候打招呼,老人开始向围观的孩子们展示自己推铁环的“绝活”,胯下推铁环、推铁环上台阶等花样层出不绝。弯弯的铁环,在铁钩的操作下时而直行、转弯,时而上台阶,引得孩子们跃跃欲试,都想上去推两把。

上午的马拉松比赛中,老人滚着铁环跑完全程,尽管人群拥挤,但对于经常在闹市区、公园中推铁环“刷街”的他来说,显得游刃有余。作为小马拉松队伍中的“少数派”,老人显得沉着而冷静,一边跑步,还暗暗在心里默记“滑环”的次数。遇到人员稀散的赛段,老人还总会加快自己的步伐,但不管怎样,老人始终把眼睛定在铁钩和铁环的连接处。随着赛道坡度的起起落落,铁环发出“哗啷哗啷的声音,悦耳而清脆。从8年前老人退休后,老人就想找种项目锻炼身体。儿时的老玩具时常浮现在他的脑海里,选来选去,他选定了推铁环。“现在我每天去公园、广场推两个小时的铁环,感觉心态、身体都健康许多,可谓‘返老还童’。”马志坚如是说。对于老人来说,滚铁环可以提高身体的平衡性、肢体的协调以及眼力,防止老年痴呆。但在他的心里,他更希望现在的孩子能重拾老玩具,增强动手能力,在锻炼身体中体味童年乐趣。

 

致“雨人”:“梦靥”之外,你们是天使

小马拉松比赛结束的时候,魏晓海的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作为生命之魂残疾人艺术团的成员,他不仅参与了小马拉松赛事,而且还参加了马拉松现场举办的“庆祝第七个国际自闭症日”主题公益演出活动。

魏晓海家住郑东新区天时路社区,自幼患有小儿麻痹症,并因此与拐杖为伴,也曾陷入失望的深渊。直到有一次在电视上看到了歌星郑智化。“他跟我一样也是位残疾人,他能够站在舞台上唱歌,我为什么不能呢?”之后的魏晓海便有了一个信念:将自己的才艺展现在舞台上。从那时开始,晓海就开始自学经典歌曲,只要有机会上台,他都会积极参与演出。在他的心中始终认为:唱歌的时候,自己就是一个完整的人

有了自己这一段走出泥泞的经历,2010年,魏晓海主动参与组建残疾人艺术团。小马拉松比赛中,他专门把壮壮等5个自闭症患者带到了马拉松现场。面对旁边围观的人群,壮壮并没有太多的兴趣,只是静静地坐在角落的小板凳上面,百无聊赖地撕扯着手中的面包。面对别人的问好,壮壮只是在毫无表情地看一眼后,然后转过身去。5个小孩子之间的吵闹喧嚣本应该不亚于一场篮球赛,但从下车开始,他们之间并没有多少话语,只是各自坐在角落,干着自己的事情,无论现场人山人海、热情洋溢。

马拉松比赛中,魏晓海带领着残疾人艺术团的成员和5个孩子一起参与长跑,由于身体原因,他们的团队很快落到后面。面对两边欢呼的掌声和旁边来往的人群,他们不曾丝毫有懈怠。由于5个孩子存在沟通交流障碍,魏晓海不曾把自己的注意力从他们身上转移开,生怕有一个孩子在人群中走失。当他们最后走完小马拉松全程的最后一步,每个人都激动万分,壮壮也累得气喘吁吁,但跑步样子明显精神了许多。

在魏晓海的心里,和他自己的成长一样,自闭儿童有着纯洁的灵魂,只是恰巧中了魔咒,被关闭在一个世人所无法洞悉的梦靥里。他们并不是传说中的“雨人”,是一不小心遗落凡尘的天使。

 

对于每一个参赛选手而言,五公里的拼搏算不得什么,但当从起点的踌躇满志坚持到终点的奋力撞线,每个人都给自己写下春天的明信片,然后小心地收藏,小心地邮寄……当最后的赛道倒映着夕阳的片片绯红,那些梦想熠熠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