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时空】金马奖:光影中的追梦人
发布时间:2013-12-07 浏览次数:

金马奖:光影中的追梦人

    套用莎士比亚的一句话: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对电影的认知。对有些人而言,电影无非柴米油盐、办公室战争、情场角逐之外的消遣,只能配可乐、爆米花和两个小时的笑声或哭泣。但对有些人而言,电影却是比现实生活更值得爱的存在,光影中演绎的是他们的梦境——爱、嗔、痴、怨、善与美。你所失落的、迷茫的、期待的、忏悔的、恐惧的在两个小时的影像内都将得到抚慰,它是孤独的避难所,是随和可亲的梦境,又是展现未知世界的汹涌画卷。

    华语电影票房这几年来增长势头猛如房价,你若是从几年前穿越来,随便在排行榜内扒拉几部片子查看票房,都能让你大惊失色误会自己去了另一个平行时空。无论是爱情轻喜剧,还是本土大制作,小清新抑或黑色喜剧,观众们的接受度越来越高,这似乎都在展示一点,我们越来越需要自己的电影——它们代我们用母语发声、代我们做最接地气的梦、代我们藐视和热爱短暂的生命和忙乱的人间。

    华语电影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三个大奖分别是内地金鸡奖、香港金像奖和台湾金马奖。其中金马奖溯源最久,1962年由当地政府为促进台湾地区制片工艺而举办,成为全球第一个华语电影奖项。但由于海峡两岸的政治问题,金马奖一度只是港台电影的盛世,内地电影人只能隔着台湾海峡看看“别人家的热闹”,2000年之后,港台电影随着人员流失等原因走入低谷,内地电影却经过漫长的成长期逐渐展露蓬勃生机,而金马奖也终于成为两岸三地的“同一个梦想”。

    很多电影圈内人士都曾对金马奖“小圈子”的评审制度提出批评,因为金马奖历来由十几位电影从业人员组成的评审团决定获奖者,缺乏广泛性和代表性,导致获奖名单多元性略有不足、每届得奖影片水平落差较大而饱受质疑,不少业内人士呼吁金马奖应当设立类似于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多轮、多人、多层面的电影评审制度,并且评审团应当由专业影评人等团体和各界观众共同组成,以达到对电影行业多层次的周全兼顾。然而金马奖对此不以为然,他们坚持评审不受外界影响,并笃信所有评审程序都在严格规定下严谨完成,金马奖的固执守己也是它在华语电影奖项中最受肯定、也被得奖者视为至高荣誉的原因之一。

    今年第五十届金马奖评审团带队的是李安,成员包括金马奖影后李冰冰、著名读书人、作家兼主持人蔡康永、拥有五座金马奖杯的美术造型师朴若木、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得主张家鲁、金马奖最佳摄影奖得主张展。

    很多人都乐于吐槽金马奖一度本土化的狭隘。其实纵观文化发展史,每一个奖项在设立最初都带有自我保护色彩浓郁的本土化小圈子的倾向,因为它们的缘起本就是为了褒奖当地的业内人、促进当地的文化消费市场,就连奥斯卡也是英语片的盛世、好莱坞的天下,全球新闻界的巅峰奖项普利策奖中的创作奖更是只能有美国人才能参加。这是艺术交流当中很难逾越的森森壁垒,不只是电影,音乐、绘画、文学在传播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只有当文明的推进和融合达到一定高度时,电影才会慢慢如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蓄积足够的热度和力量去融化异族文化之间的高墙,让巴黎、纽约、东京甚至南太平洋上的小岛,都能看懂《霸王别姬》《大红灯笼高高挂》,我们也能如用母语思维般自如的欣赏《哈姆雷特》,不分语种、文化惯性和类型。

    这是电影人的梦,从这种艺术类型开始之刻起。也是坐在影院里屏息以待的观众的梦,从我们懂得渴望那刻始。

    金马奖于今已经是第50届。在这半个世纪中,我们生活的这颗小星球发生过那么多事,多得足以淹没几百年漫长的农耕时代缓慢的文明史,我们去过月球抚摸过星辰,我们点燃战争的硝烟又在血泪翻滚中诅咒杀戮和分离,我们终于发现了上帝粒子,也还在为我们这个渺小又坚韧族群的上帝是谁而困惑挣扎,我们拥有了足以毁灭人类历史的武器,却又和千百年前一样为爱恨名利争斗又灰心,我们演出那么多动人缠绵的永恒故事,却还在短暂的拥抱、短暂的别离、短暂的顿悟、短暂的虔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