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时空】人物长廊--一棵小草改变世界,“青蒿素”之母--屠呦呦
发布时间:2015-12-01 浏览次数:

一棵小草改变世界

“青蒿素”之母--屠呦呦

 

 

TOP引言

重说历史往事,品读精彩人生。欢迎来到本期的人物长廊,我是南瓜。今天的节目讲述的是一位杰出而不高调,执着却又不乏智慧的医学伟人。这位此前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在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以后,一下子被推上了学术科研和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

 

 

北京时间10月5日,一位没有留学经历,没有博士学位,更没有两院院士耀眼光环的中国老太太,容光焕发,笑容满面地站在了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大厅的颁奖台上。她就是即将被授予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一时间,微博,朋友圈,网页,到处出现的都是屠呦呦的名字,单看照片,很难将这位慈祥的老人与站在学术界巅峰的医学巨匠相联系。然而正是这朵朴实无华的花,却绽放出了当代中国医学最灿烂的一抹亮色。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诗经•小雅》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愿望 。冥冥中的安排,屠呦呦的人生注定要与这棵神奇的小草连在一起。

 

梦的起点·····

 

作为一名药学专业的学生,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时就和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之缘。从1955年进入中医研究院以来,她几十年如一日,埋首于深爱的事业中,用一份份漂亮的成绩单回馈社会。屠呦呦说, “在我的童年,我亲眼目睹了民间中医配方救人治病的场景。然而,我从没有想到,我的一生会和这些神奇的草药有如此紧密的联系。也没想到,今天我会在这伟大的时刻接受国际科学界对我工作的高度评价。”

 

艰难探索······

 

1967年5月23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项目,代号为“523”。项目背后是残酷的现实:由于恶性疟原虫对老一代抗疟药产生抗药性,如何发明新药成为世界性的棘手问题。临危受命,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不畅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没有放过,功夫不负有心人,屠呦呦终于在2000多种方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

 

一路走来······

 

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每当研究进入瓶颈,屠呦呦总会将目光转向古老中国智慧,重新在经典医籍中细细翻找,突然,“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句话出现在了视线当中。一语惊醒梦中人,屠呦呦马上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常用的“水煎”法上,因为高温会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她随即另辟蹊径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于是,190次的失败后,成功终于到来。如有人所言,这其中确实带有某种的偶然性;可正因她脚踏实地、勤恳朴实的科研作风,才博得了上天格外的垂青。

 

梦圆时分······

 

HELLO

我是可耐喵星人

 

"GOOD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这位造福几亿人、被称为“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医学创举”的发明者之一,却多次被拒绝在“院士”的大门之外,在屠呦呦获奖的同时,握有大量科研经费和实验资源的院士们却成了场边的看客,这对于我们科学界的最高学术殿堂中科院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由此也引发了民间对于院士评选的巨大问号。

 

笔者有话说······

 

在思想多元的社会,人们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的解读,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看看舆论场上那些由屠呦呦获诺奖所引发的“互撕”,着实让人感觉有些无聊。很明显,目前很多关于屠呦呦和青蒿素的分析,不过是在“借他人之酒杯,浇心中之块垒”——那些立场先行的发言者,其实并不关心屠呦呦的学术贡献,他们原本就带有对某些问题的偏见,如今只是将屠呦呦当成了某种炒作的“工具”罢了。这种动机不纯的讨论,事实上有很多都属于伪命题,它们不但无助于增进社会共识,反倒会进一步地撕裂社会。一些媒体为这种无聊的争论提供版面,引导公众加入到喧嚣的舆论泡沫战之中,在一些媒体功利地“消费”屠呦呦、赚取点击量的时候,真诚地对屠呦呦说一声感谢反倒成了一件难事。

 

无论结果怎样,有一点毋庸置疑,一颗浮躁的心是做不好科学的,总想着如何争名逐利,如何在别人取得成功后恶语相加,不如多花些时间做一些真正能够造福于国家,造福于人民的事情。

 

创作团队

新医广播台【新闻时空】版块出品

版块编辑:朱畅

播音员:南瓜

文字作者:南瓜

图文编辑:赫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