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

2016年05月13日 00:00  点击:[]

河南省重点学科简介

----儿科学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始建于1896年,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贯彻“科教兴院”的办院方针,确保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全面发展,医院整体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医院的全面发展,儿科学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儿科学点的发展是伴随儿科教研室共同成长,教研室成立于1963年,先后承担中专、专科、大学本科,研究生等儿科学教学任务。自1983年我院升格为本科并成立儿科系以来,儿科学教研室承担了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及儿科专业小儿内科学2门本科课程。1999年儿科学获新乡医学院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点,至今已培养硕士研究生50余名。自1999年以来,已经连续3届为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2008年为河南省重点学科,目前该点承担着本科临床专业、儿科专业、研究生以及留学生等多层次教学任务。同时负担着儿科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任务。

几十年来,在老一辈儿科学专家带领下,该点成果显著。老一辈儿科学专家为儿科学点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比如刘玉生教授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陈新德教授为河南省省管专家。

该学科现有教授12人,副教授8人,讲师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4人,硕士学位12人,省级学术带头人1人,院级优秀中青年教师及学术带头人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7人, 55岁以下导师7人。导师中,博士1人,硕士3人。儿科学点目前拥有小儿肾脏病、小儿血液病、新生儿疾病、小儿神经疾病等研究方向,尤其在小儿肾脏病、小儿血液病、新生儿重症救治、小儿神经疾病的研究已接近国内先进水平。该学科在过去的三年工作中曾获省教委及卫生厅科技进步奖4项;已经鉴定的科研成果1项。近3年来在《临床儿科杂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等发表论文近100篇;参编国家级本科教材2部,5人次参与专著编写3部;目前承担省科技厅、省教委科研课题10多项。

本学科点是河南省重点学科、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是新乡医学院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点。主要在以下专业方向显示其特色和优势:

1 小儿肾脏疾病方向

本学科为河南医学会儿科学会单位,目前在国内处领先地位.其特色和优势在于:①该专业方向在国内较早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小儿肾脏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一些研究工作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②在肾小球疾病动物模型制备,肾小球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方面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③为国内儿肾界输送了大量人才,经我组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分布全国。④集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为一体,形成了全方位的研究格局.

2 小儿血液疾病方向

本学科为河南医学会儿科学会单位,目前在省内处领先地位.其特点和优势:①该专业方向在省内较早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小儿白血病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一些研究工作已达到省内先进水平;②从分子水平和蛋白水平两方面来揭示白血病的发生机制。此方面研究处于省内领先水平;③力求从基因和免疫两方面揭示白血病的病因。④为国内儿科输送了高层次人才。⑤集基础研究 ,临床研究为一体,形成了较为全方位的研究格局.

3新生儿疾病方向

本学科为河南医学会儿科学会单位.

新生儿科在以下领域有丰富及较先进的治疗技术和经验,如:呼吸疾病及呼吸衰竭,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使用高频震荡通气治疗肺动脉高压、对各种危重疾病进行有效的呼吸支持,使呼吸衰竭的病死率明显下降;缺氧缺血性脑病,我科对该病进行多方面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尤其在早产儿脑白质软化症方面。在早产儿综合管理技术方面,每年收治的600多例早产儿,多数为出生体重<2500克的低出生体重儿和<1500克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使早产儿存活率和生存质量获得了明显提高。NICU可以开展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常规机械通气、高频通气、胃肠外营养、等治疗,可开展新生儿换血治疗,治疗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等高胆红素血症病人,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目前承担4项厅局级的科研课题。

并且与多学科加强联系:与小儿外科联合治疗先天性食道闭锁,提高生存率。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胎粪吸入综合症、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休克、重症肺炎、败血症等疾病的救治达省内先进水平。与北京儿童医院联合对遗传代谢病的检测,使疑难病例得到及时诊断。并对出院的早产儿及其它危重新生儿进行随访,监测生长发育情况并给予养护和康复指导。无论从减少患者的痛苦,减轻家属的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或保护今后的劳动力与健康,提高人口素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