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疾病多学科融合PBL课程的筹建
发布时间:2016-01-06 浏览次数:

基于疾病多学科融合PBL课程的筹建

        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加快推进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教育部、卫生部决定共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制定了《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教高[2012]7号),明确了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的建设内容。

        “基于疾病的多学科融合PBL课程”不仅可以体现全球医学教育的最基本要求和医学教育的最终目标,而且可以实现卓越医师培养计划的主要建设内容。在学校领导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启动了筹备工作。

        一、课程师资

        20145月、20155月分别选派教师参加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学教育研究室承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基于问题的学习(PBL)导师培训班” 和汕头大学医学院举办的“全国医护教育PBL高阶成长营”,共19名教师接受培训,成为课程核心小组和服务小组。

        二、课程案例

        201410月,启动了教学案例编写的编写工作。申请并经教务处支持购买了“基于疾病的多学科融合PBL课程案例编写”参考书;接受培训的、具有医学教育背景的教师,联合在医院工作的同学、亲友,每人负责1个案例的选定、选材和初步编辑;通过集体讨论确定案例学生版和教师版。学生版案例包括信息和引导问题两部分,案例信息分为就医索求、问诊结果、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仪器检查、治疗过程和人文社会心理问题7部分。

        三、课程场地

        用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豫教财【2014139号经费建成教学改革专用教室(教学研讨室),并制定相关管理细则。室内可以实现:①计算机大屏显示,②桌椅可调整摆放,③最大容纳70,④有足够的书写空间,⑤室内温度和工作时间可控。除用于PBL教学外,还可用于教学改革研讨、预试讲(理论)和其他各项活动等。

        四、课程评估

        获得2015年教学专项支持,购置了课程教学评估和管理平台,实现课程教学评估。课程教学评估的特色是:①评估和反馈伴行,②评学和评教2个方面实现教学相长。反馈的方式有:语言、量表评分和考核结果3类。平台可以实现的主要功能:①学生评教活动和评教结果的数据化和逐次累加。②突出了形成性评价,可容2000学生。③形成性评价的进行和结果的统计输出,形成性评价应包括教师对学生、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3部分。④课程成绩的管理成绩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2部分。⑤管理者可以了解到教师与学生之间一对一进行交流的状况。

        五、学生选课

        调研2014级和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2015~2016学年的第1学期” 可开《基于疾病多学科融合PBL课程》的时间和共选修学生班级,确保两年级学生之间的同质和同量。由年级组织实施。2014级学生选课37人,201340人。

        六、课程网络管理

        制作PBL教学中心网页,包括课程概况、课程表、教学日历、教学研讨室管理、平台指南、课程文档下载等栏目,供校内师生了解,期待您的光临和指导。扩大了课程教学评估和管理平台的使用权限,教学评估和管理平台由管理员、上课教师和选课学生通过用户名和密码登陆的。

        课程的筹建皆在将PBL作为贯穿于课程整体设计的教育理念,以疾病的诊疗过程为学习问题的情境,以学生为中心,引导下学习和掌握隐含于问题背后的医学基础、临床和人文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的同时,实现知识整合、早期接触临床,突出培养临床推理、沟通与合作、批判性思维、自我评价与反思的能力。

        课程的筹建和运行中,参考了国内外大量相关资料,更离不开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学教育研究室培训内容学习和引用,在此,课程组谨向涉及的作者、单位致以衷心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