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国家级成果奖励实现零的突破

作者: 时间:2014-09-11

本网讯(文/郜佩)94日,教育部作出《关于批准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决定》(教师[2014]8号),由我校雒保军教授主持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针对河南省卫生人才素质现状创新高等医学教育课程设置研究与实践》荣获全国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这是我校获得的第一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项目,同时也是我校国家级成果奖零的突破。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我国教育领域唯一由国务院设立并由教育部组织实施的国家级教学奖励。该奖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三大奖项(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比肩而立,代表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高水平和荣誉。该奖1989年设立,每4年评选一次。2014年教育部组织的第七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评审工作更加严格规范,依据《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国务院第151号令)规定,在申报数量大幅增加的情况下从严控制奖项设置,经网上公示、网络评审、学科组推荐和大会票决等环节认真评选并报国务院批准,共有452项成果获奖(较上一届评审获奖数量减少199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50项、二等奖400项。

我校获奖的该项研究成果,历时近7年,研究工作分8个阶段进行,研究内容分布、融合在河南省卫生人才资源状况调查研究模块、高等医学教育发展及医学院校专业设置研究模块、针对卫生人才素质现状创新医学教育课程设置研究模块等三大模块中,从调查研究开始,通过4次、范围覆盖河南省所有18个地市的1038家医疗卫生机构的问卷调查,收回各类有效问卷3231套、19386份。期间,撰写了6份研究报告,共约19万字,系统掌握河南卫生人才资源的有关数据,全面了解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状况,深入思考高等医学教育专业建设的有关问题,开展医学院校扩招前后本科生质量对比研究,探索高等医学教育课程设置改革实践。研究成果曾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通过省软科学研究结项鉴定1项,获厅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公开发表研究论文59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24篇,全国医学教育权威期刊9篇,科技核心12篇。参编著作和教材8部。研究成果在我校实践中得到了应用,近年来,我校围绕提高医学生岗位胜任能力、改进医疗卫生系统绩效这一主题,积极深化医学教育课程改革,初步构建起以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实施、评价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医学教育体系。

该项奖励的获得,是我校近年来重视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广泛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注重培育、推广教学成果,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的结果,标志着我校在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探索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在服务我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卫生人才资源开发研究领域达到了国家水平,对于我校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与整体办学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有十分积极重要的促进意义。

据悉,2014年河南省共有10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也是河南省迄今为止取得的最高级别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

(编辑 崔静 吕颖)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金穗大道601号 邮政编码:453003 豫ICP050024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