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5月10日下午,由护理学院承办的庆祝第100个国际护士节座谈会在办公楼六楼会议室隆重召开。校领导邢莹、刘东亮出席会议,院长办公室、人事处、第一、二、三临床学院和第一、二、三附属医院、附属新乡市中心医院、附属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等部门和单位的负责同志、教师、管理工作者和医疗一线护士长、护士代表参会。我护理学院院长李秀敏、副院长李荣、薛松梅,以及我院教授郭兰青、基础护理教研室主任张金华、内科护理教研室主任桑文凤、外科护理教研室主任李向青、社区护理教研室主任叶林、人文护理教研室主任李树雯、护理实验教学中心主任李琼参加了会议。
学校院长邢莹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会上,与会人员积极围绕促进和加快我校护理学科发展和提升各附属医院护理工作水平这一主题,从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抒发了爱国爱校的真挚情感,表达了爱校强校的美好愿望,表明了服务、支持和保障我校护理学科发展和护理水平提升的决心和信心。
护理学院院长李秀敏在座谈会上就我校护理学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作了主题发言。她首先回顾了我校护理学专业发展的历史。她讲到,从1922年加拿大传教士在卫辉创办的惠民医院护士学校算起,我校护理学专业已经走过了整整89个春秋。12年前即1999年,我校在河南省率先开始招收护理专业本科生。2004年护理学院成立。
多年来,本科护理学专业的临床实践教学――临床见习教学先后由一附院、市中心医院和市人民医院承担。到2011年2月,护理专业的集中见习改为课间见习,见习带教任务改由三附院全部承担。李秀敏院长代表护理学院,对附属医院包括非直属附属医院的领导和护理部、各位带教老师这些年来对护理专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她接着讲,护理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验教学是护理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学校大力支持下,2005年3月,护理学综合实验室独立。2006年,我们申报并获批护理学硕士学位授权,使我校成为河南省首批具有护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2008年,护理学实验中心成为河南省首个高等院校护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9年,我们的护理学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至此,我校护理学专业的综合办学实力已跻身我省同类院校前列。
她指出,教育教学质量是永恒的主题,我们要力争培养出更多高层次护理专业人才,以满足临床对护理人才的不同需求。除了普通护理外,我们增设了麻醉护理和助产2个护理专业方向,今后还会增设危重症护理、血液透析护理等更多的方向来满足社会需求,为护理人才的分层次使用奠定基础。
谈到我校护理学专业的现状,她讲到,护理学院目前在编教职工有34人,设有基础护理教研室�p内科护理教研室�p外科护理教研室�p社区护理教研室和人文护理教研室5个教研室,还有1个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心。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到85%以上,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博士1人,在读博士3人,硕士生导师6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这些教师承担着全校包括护理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专升本等不同层次护理学专业4600余名学生的教学任务,包括22门本科护理学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2门面向全校的非限定选修课程,2门护理研究生课程和2门澳大利亚6+6硕士课程等共计28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同时,护理学院的老师们还主持、承担了各级各类的34项科研课题。近5年发表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1篇。
截止到去年7月,我们的7届本科毕业生的年就业率均为100%,除部分学生继续攻读研究生,大多在国内的省、市级医院及医学院校工作,同时还有一些学生在日本�p美国�p英国、沙特等国就业,特别是在日本工作和学习的学生已达50多人,为学校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乃至国际声誉。她随后指出,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的路还很长,尤其是在学科建设方面,与国内外的护理院校还有一定的差距。
目前护理学已经成为一级学科。随着护理服务的领域不断延伸和护理学科的迅猛发展,护理学科还兼有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属性,它的学科基础也呈现跨学科性,除基础医学理论、临床医学理论外,还有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
发言临近结束,李秀敏院长对学校护理学专业做了展望。她强调,多年来我们护理专业的建设、学科的快速发展,这些成绩和荣誉的取得离不开学校领导的正确决策,离不开有关职能部门的大力关心和支持,离不开附属医院的密切合作和帮助,也离不开护理学院全体师生的扎实工作和无私奉献。相信将来我们学校和医院,无论是在师资队伍建设还是护理科研方面会有更多合作的空间。祝愿护理事业的明天更加美好!
最后,会议要求各与会单位和部门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并积极贯彻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为加快创建教研型大学再立新功,再创辉煌。 (护理学院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