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学校主页   |   English   |  
医学检验学院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 人才培养
  • 教育教学
  • 科学研究
  • 学术动态
  • 招生就业
  • 党建工作
  • 团学工作
  • 创先争优
  • 勤廉学院
  • 文件下载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人才招聘
  • 专任教师
  • 研究生导师
  • 研究生培养
  • 本科生培养
  • 教学动态
  • 教学大纲
  • 教学计划
  • 教材建设
  • 实习基地
  • 质量工程
  • 管理章程
  • 科研项目
  • 优秀成果
  • 科研平台
  • 前沿论坛
  • 学术动态
  • 招生工作
  • 就业指导
  • 机构设置
  • 规章制度
  • 理论学习
  • 工作动态
  • 规章制度
  • 创先争优
  • 勤廉学院
  • 勤廉榜样
欢迎光临本网站
牛新清
发布时间:2019-09-25 浏览次数:

牛新清,1966.01-,南方医科大学内科学博士学位,教授,主任医师,波士顿大学肿瘤中心访问学者。新乡医学院教学名师。目前研究方向为血液肿瘤免疫。主持及参与厅级以上科研项目8项,发表论文40余篇。参编《诊断学》、《临床血液学检验》等人民卫生出版社规划教材8部。新乡医学院临床血液学检验精品课程及成人教育网络课程主持人。

学术任职:

河南省血液病理实验诊断委员会副主委;

河南省老年学老年医学学会检验专业委员会首届常务委员;

平台团队:

河南省科技厅临床血液学及血液学检验科研团队负责人

发表部分论文(#为第一作者,*为通讯作者)

[1] 王艳婕,牛志国,郭继强,王辉,牛新清*. 3-MA对三氧化二砷诱导Jurkat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4;30(11):1472-1476.

[2] She M#, Niu X#, Chen X, Li J, Zhou M, He Y,Guo K*. Resistance of leukemic stem-like cells in AML cell line KG1a to natural killer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 Cancer letters. (Co-first author) 2012;318(2):173-179.IF6.0.

[3] 牛新清,靳隽,王玉红. 同种异体NK细胞对AML细胞体外杀伤活性及初步机制.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10(2):1231-1232.

[4] 牛新清,佘妙容,李强,王辉,郭坤元*. 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中白血病干细胞样亚群的分离和鉴定.中国免疫学杂志. 2009;25(11):1048-49.29.

[5] 牛新清,胡亮杉,郭坤元*,宋朝阳,涂三芳,梅家转. AS2O3对CD34+白血病细胞NKG2D配体表达及N杀伤活性的影响.中国免疫学杂志. 2008;24(6): 509-511.

[6] 牛新清,郭坤元*,周健,胡亮杉,涂三芳,佘妙容. 同种异体NK细胞对CD34+早期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细胞毒效应.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8;28(2): 173-175.

[7] 牛新清,王玉红,李强,王辉.人鼻咽癌细胞SUME逃逸NK细胞免疫杀伤机制的初步探讨. 山东医药. 2009, 49(52):9-11.

[8] 牛新清,胡亮杉,郭坤元*,周健,何颖芝,孙明,卢小迅. NK细胞抑制CD34+早期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克隆形成. 广东医学. 2008;29(1):31-33.

[9] 周健,牛新清,梅家转,王杨,涂三芳,何颖芝,周雪云,郭坤元*. 同种异体NK细胞对不同肿瘤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 现代免疫学杂志. 2008;28(1):9-12.

[10].梅家转,牛新清,郭坤元*,周健,魏红梅. K562和K562/AO2细胞HLA Ⅰ类分子与MICA/B的表达及其对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07;15(2):288-291.

最近主持的科研项目:

  1. 砒霜通过上调白血病干细胞ULBP1的表达增强NK细胞抗白血病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牛新清,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2018.01-2019.12,No 182300410300.,10万元;


近年来获得的成果奖:

  1. 牛新清1/7,三氧化二砷联合NK细胞对白血病干细胞杀伤作用方法的建立,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2011,第一。,

  2. 牛新清1/7,蛋白酶体抑制剂联合三氧化二砷杀伤白血病干细胞方法的建立。河南省卫生厅,科技成果二等奖,2013,第二。


新乡医学院地址: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金穗大道601号 邮政编码:453003  电话:0373-3029977 邮箱:yxjyxy@xxmu.edu.cn 豫ICP050024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