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医学院生物技术教学团队
发布时间:2016-06-26 浏览次数:

新乡医学院生物技术教学团队

新乡医学院生物技术教学团队设在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由14名优秀中青年教师组成

1.教学团队的发展过程

生物技术教学团队成立于2005年,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丰慧根教授为带头人。以团队成员为骨干获有省级生物技术特色专业,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省学医学重点学科“细胞生物学”,生物学省级重点学科一级学科,省高校“遗传性疾病与分子靶向药物”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省高校干细胞与生物治疗工程与技术研究中心,省级“医学工程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门省级精品课程(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和2门校级精品课程(普通生物学、细胞工程),并率先获得新乡医学院第一个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生物化学)。

2.团队组成及结构

教学团队教师14名,其中省级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省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省级教学标兵、校级教学名师多人。

职称结构:教授3人,副教授和高级实验师7人,高级职称占71.4%;讲师4人,占28.6%。

学历结构:博士研究生学历8人,占57.1%;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6人,占42.9%

年龄结构: 40岁以上4人,占28.5%;40岁以下10人,占71.5%。

学缘结构:团队成员分别来自于协和医科大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科院、军事医学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德国耶拿大学、郑州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分别从事生物技术相关专业。

3.教学管理、教学效果

团队承担4方面教学任务:(1)生物技术专业和生物工程专业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及学科综合实验、科研创新训练、经济动植物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2)临床医学、护理、影像、检验、预防医学、药学等16个本科专业的医学细胞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医用生物学、生物化学等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3)临床医学等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分子遗传学、人类遗传学、细胞与组织培养技术的理论与实验教学;(4)生物学一级硕士点的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教学。

团队年授课达2300多学时,全部教师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为优秀。团队非常重视教学质量管理,近5年来,1人获河南省生命科学教学技能竞赛1等奖,1人获国家优质课二等奖,1人获校生命科学教学技能竞赛第二名,有10余人次获省、校、系举办的各级信息教育技术比赛奖励。

4.教学改革研究和课程建设

团队成员广泛开展以教改项目为重点的教学改革研究,5年来先后承担省级教学改革项目5项。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全国优质课二等奖1项,信息技术类省级教学成果4项,建设了2门省级和2门校级精品课程,2门网络课程等,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7篇。先后出版教材及专著9部,其中《医学遗传学原理及应用》获河南省教育厅优秀教材二等奖。

5. 科学研究与大学生第二课堂

为了以科研促教学,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发展,团队成员在进行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和第二课堂创新课题教学时,积极带领学生开展科学研究、探索科学前沿,有效培养了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团队近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级、厅级科研项目18项,获资助的省级、厅级科研项目和获资助的校重点学科开放课题项目数及资助金额总数列全校前列。5年来获得省级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厅级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各类成果鉴定5项。获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5项,申报专利5项;主编及参编著作6部。发表核心以上论文150多篇,其中SCI\EI收录80余篇。

教学团队致力于开展本科生第二课堂活动,通过指导本科生申报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撰写科研论文等多个环节,全程培养了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的基本科研素质,培养的学生先后在国内公开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