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上午,心理学院师生走进辉县市胡桥乡中学的校园,以"情暖雷锋路 心理伴我行"为主题,为中学生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创新设计的心理微课实践活动,将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深度融合,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架起青少年"心灵成长"与"精神传承"的桥梁。

《探索自我奇妙之旅》课程中,志愿者以"心灵闪电战"接龙游戏开启自我探索之门,让学生们在欢声笑语中畅谈个人特质,再顺势引入张飞的豪迈、沙僧的沉稳、王熙凤的机敏、林黛玉的细腻,来自四大名著里的人物的特质。随后借助动态气质测评实验室,以互动实验的形式解释胆汁质、多血质等四类气质类型。当学生们看到测评结果与文学形象奇妙呼应时,便切身感受到了自己本身的独特性,也认识到“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深刻内涵。


在《认识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课程中,学生们积极投入"人生剧本改写"环节,认真思考后将“上课不敢回答问题”改为“内敛”,“成绩不太好”改为“有提升空间”,学会用积极视角重塑自我认知。荒岛生存游戏与价值观拍卖活动的激烈竞价,也体现了学生们的价值观排序,在互动中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向着更好的自己出发。

《逆天改命,从心出发》课程中,志愿者巧妙借势影视IP,以哪吒的成长历程为引,通过"撕标签""破劫行动"等互动环节,引导学生们认识自我同一性,青春不迷茫;像哪吒那样坚定自己的选择,将"魔丸"标签转化为突破成长偏见的动力,打破青春期迷障。

随后由心理学学子手写的200余张承载专业关怀的成长寄语的书签送给胡桥乡中学的学生们,既是送给中学生的成长锦囊,更是向中学生传递积极健康的心理知识,让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在共情书写中深化了职业使命感。

当心理健康教育遇见红色精神,这场关于自我认知与利他主义的青春对话,正在春日校园里绽放出立德树人的时代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