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上午,首届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学术活动月学术论坛在第二学术报告厅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苏州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和广州医科大学的5位知名专家,分别就公共卫生领域的前沿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此次论坛由我院院长主持,公共卫生学院和兄弟院系的200余名师生聆听了报告并与专家进行交流互动。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所长马军教授就当前我国儿童青少年主要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了系统详尽的阐述,并针对目前学校卫生发展的机遇以及学校卫生的工作重点和与会专家及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互动。
广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蒋义国教授报告了miR-27a基因变异对胃癌发生的影响,他从miR-27a表达的临床意义、miR-27a SNP与胃癌发生的危险性、miR-27a SNP与胃癌发生的关系以及SNP对miR-27a表达的影响四个方面条理清晰地阐述了科研假设的形成和验证过程,强化了科研思维方法的重要性。
苏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张永红教授对一项长达4年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降血压治疗随机对照研究进行了报告,阐明了这一临床试验结果打破了传统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不宜采取降压治疗的理念,其研究结论已纳入国家急性脑卒中的降压治疗的规范中。
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王彤教授针对当前科研工作者存在的统计方法学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重点汇报了医疗消费调查中不同缺失机制并存时的偏倚校正,他强调统计分析时一定要符合客观事物的真实性,不能盲目套用统计处理方法,而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军事医学科学院疾病预防控制所毒理学评价研究中心主任彭双清研究员作了题为“风险评估危害表征关键技术发展与挑战”的报告,面对目前化学物潜在的健康危害日益加剧,他强调了替代法在毒性(安全性)评价中的重要性,并指出了以毒理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和计算机毒理学为基础的毒性测试策略的新方向。
本次学术论坛迎合学校举办首届研究生学术活动月的宗旨,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创建浓郁的校园学术氛围,进一步提升我院研究生的科研素养和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