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行2017年“挑战杯”总结表彰大会

发布时间:2017-12-08浏览次数:

    为总结经验、表彰先进、树立典型,12月6日下午,我校在第一报告厅举行2017年“挑战杯”总结表彰大会,校党委书记陈建国、党委副书记郝红军出席会议,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组委会成员、各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团总支负责人、获奖师生代表400余人参加会议。

 会上,医学检验学院李欣同学和法医学院黄艳梅老师分别代表获奖学生和指导教师发言。

郝红军宣读了国家级、省级“挑战杯”获奖学生、所属学院及指导教师名单。

陈建国在讲话中对我校2017年“挑战杯”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希望全校师生振奋精神,克服困难,树立争创一流成绩的信心和决心,通过政策引领和机制保障,优化我校创新创业整体环境,强化部门联动、形成合力,服务我校人才培养总体格局,在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中进一步提升我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我校创建特色鲜明的医科大学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陈建国就“挑战杯”竞赛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把“挑战杯”作为培养青年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各有关职能部门、各学院要在顶层设计、制度保障上创新招、出实招,广大学生更是要学会主动利用“挑战杯”赛事平台锻炼创新思维,展示创新风采,全校上下要集中力量积极推动“挑战杯”工作取得新成效。二是要完善体制、规范管理,构建有效的服务保障体系。校团委要协同有关职能部门,加强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领导,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物质支持和智力支持;完善指导教师激励体制,增强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育一大批优秀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典型,增强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导向性;各学院要把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纳入学院人才培养整体格局,作为一项经常性重点工作来抓,从政策实施、方案制定、计划安排上充分体现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性,扩大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参与度和覆盖面,激励和动员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的实践活动中来。三是要树立信心、投身实践,不断提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参赛作品质量。全校师生要进一步振奋精神,树立争创一流成绩的信心和决心,各部门、各学院要为参赛师生提供平台、拓展空间、创造良好条件,使之能放心干事、专心干事、干得成事;广大指导教师要恪守学术规范、丰富知识储备、重视团队协作、以严谨的治学精神引领学生,以刻苦的创新精神感染学生;广大同学要牢固树立自主创新意识,投身创新实践,不仅要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崇尚真理、锐意创新、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据悉,本届“挑战杯”竞赛活动去年11月份启动伊始,郝红军组织竞赛组委会全体成员及办公室成员召开竞赛安排部署工作会。会上,郝红军对国内“挑战杯”的现状及我校往年的参赛情况作了具体介绍,并强调了我校对该赛事的重视及激励政策。他对如何组织好“挑战杯”竞赛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学校相关单位和各学院要从培养高素质人才、提升学校教学和科研水平、扩大办学声誉的高度来认识“挑战杯”竞赛活动,要认真组织,精心筹备,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各单位要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特别是高学历人才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发动全体学生结合社会热点筹备课题,在选题、立项上精心设计。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相互支持,群策群力,把赛事的各项工作抓紧抓好,使本届挑战杯竞赛工作扎实有效。

在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以及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学院的支持与配合下,我校大学生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在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我校王辉副校长、庄婷老师指导的作品入围终审答辩,并获得国家级三等奖;在第十三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校共获得省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9项、三等奖9项的好成绩,并获得优秀组织奖。我校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热情,加强科技创新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深化科技创新教育改革,更加全面地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