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撷英   >   校友风采   >   正文

校友撷英

校友风采

优秀校友事迹——梁廷波

发布时间:2023-07-20   阅读量:

image.png

梁廷波,男,1965年10月生,河南封丘人,1984年7月毕业于新乡医学院,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学习简历:

1981.09-1984.07新乡医学院医疗系

1989.09-1992.07 浙江大学医学院外科学 硕士研究生

1999.09-2002.06浙江大学医学院外科学 博士研究生

工作简历:

1984.08-1989.08河南省封丘县李庄人民医院普通外科住院医师

1992.07-2011.11浙大一院主治/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导、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副院长  

2011.11-2018.12 浙大二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导;肝胆胰外科主任/器官移植中心主任,副院长

2018.12至今 浙大一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导,普通外科及肝胆胰外科学科带头人,院党委书记

获得的成果及奖励:

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及抗疫特岗学者、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获得者、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省万人计划杰出人才、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担当作为好干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以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省部级奖励。

梁廷波教授是我国杰出的肝胆胰外科专家,长期致力于胰腺癌、肝癌和肝移植的临床工作和科学研究,擅长复杂肝胆胰疾病诊治,在肝胆胰肿瘤的基础转化研究与诊治策略创新、器官移植的技术创新与靶器官功能保护研究、ERAS理论和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等前沿领域开展了大量创新性研究工作,取得了多项标志性成果和重要突破,成为业界范式创新和技术革新的先行者,有力推动了我国肝胆胰外科和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他长期活跃在肝胆胰外科和器官移植领域医教研一线,擅长复杂肝胆胰疾病诊治,取得了多项标志性成果和重要突破,有力推动了我国肝胆胰外科和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在新冠期间,带领全院实现100%治愈率和“零感染”、“零漏诊”、“零死亡”, 为全省、全国、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作出贡献。

主要学术成绩有:

(1)推动我国肝移植“二次浪潮”,创新肝移植术式,揭示器官移植后靶器官功能损伤机制和保护策略,显著降低移植物抗宿主病死亡率;开展多米诺肝移植联合小肠移植(国际首例)、联合自体小肠移植的胰腺癌根治术(国际首例)、肝肠联合移植、腹腔器官簇移植等器官移植技术创新,科室实现年肝脏移植数量全国第二,带动医院肾、心、肺、小肠移植学科群蓬勃发展,浙一成为国内开展大器官移植门类最齐全的医学中心;进一步扩大移植技术惠及患者群体,建立“小黄人”儿童肝移植公益基金,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动儿童肝移植事业发展,现已覆盖省份十余个。

(2)创立肝胆胰肿瘤综合诊治新体系,提出系统治疗新方案,延长患者生存期;开展基础研究,揭示肝癌和胰腺癌治疗耐药机制,建立迄今最全面的肝癌异质性图谱,提出全新肝癌免疫分型精准指导临床免疫治疗方案选择,开创复发监测新方法;针对胰腺癌患者手术切除率低、生存时间短的世界难题,他创立了适于中国人的mFOLFIRINOX化疗新方案,使毒副作用较国际传统方案减少50%,中晚期胰腺癌患者手术机会增加30%,建立了以外科为中心的胰腺癌系统治疗新体系,并在全国推广应用,受益患者近5000人。

(3)优化肝胆胰外科技术,在国际上首创“胰瘘三角”理论,提出最佳胰肠吻合方式,预防胰瘘,临床相关性胰瘘发生率17.6%下降到3.1%;首倡C级胰瘘手术新方式(瘘管窦道吻合术),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同传统胰肠吻合术相比均缩短60%;在国内率先创建安全可行的肝胆胰外科加速康复管理体系,有效解决术后康复慢的问题,住院日缩短三分之一,并在全国20余家肝胆胰中心推广应用,实现患者、医院、医保“三赢”。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项)等科研项目20余项,以通讯作者在BMJ、Gut、Hepatology、Ann Surg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70余篇,Google Scholar他引近万次。主编专著5部,授权发明专利8项。以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一等奖3项、以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入选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及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省万人计划“杰出人才”。

在医院管理方面,担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员特聘研究员、健康浙江行动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对国家卫生政策深入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和全局性问题的研究,在浙江日报、中华医院管理等杂志报刊上发表医院管理文章,并多次向各级部门建言献策,为卫生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撑。带领浙大一院获得2019年度“十大与共和国同行医院”,浙江大学2020年引才育才组织突出贡献奖,本人2019、2020连续两年被评为“十大领导力院管专家”,作为浙大一院新冠肺炎防控领导小组组长,带领全院实现新冠肺炎100%治愈率和“零感染”、“零漏诊”、“零死亡”,主持新冠肺炎肺移植病例全球生存期最长;出版新冠专著4部,全球发布《新冠肺炎防治手册》,为全省、全国、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作出贡献,得到国家和省部各级领导赞誉,显著提升浙江省声誉。积极投身区域公共卫生安全保障和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提升建设,提出建设“国家级-区域级-省级-市县级”重大疫情国家四级战略储备体系与国家四级应急救治体系的思考与建议,医院获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先进集体和全国优秀基层党支部,入选 “长江学者”抗疫特岗(人文社科)、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担当作为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