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援鄂,抗击新冠
近日,抗击疫情进入白热化阶段!疫情的发展牵动着每一位中国人的心!在我们只能居家隔离不给国家添麻烦时,有一群人做了这个时代最美的逆行者!医护工作者们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在人民与病毒之间砌起高墙,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冲锋陷阵,他们是白衣天使,更是每个人心目中的英雄!
新乡医学院以培养医学生为主体,校友遍布全国各地,据不完全统计前往湖北一线支援的校友有100余人,我们电话采访了部分防疫一线校友,让我们来听一听他们的心里话,看一看他们身上体现出的新医精神。
一.虽畏病毒,为医则刚
医务人员不是神,只是个普通人。面对疫情他们也会有自己的心理活动变化,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内心。
现于河南郑州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急重症医学中心工作的师延刚医生是我们学校2004级校友,2月3日接到通知奉命支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这个院区收治的都是急重症患者。师延刚医生提到,“我支援前是积极报名参加武汉抗疫工作的,写下了请战书。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是一名重症医师,武汉需要,国家需要,召必战,战必胜!很荣幸,医院信任我,把重任交给我,我很激动,来武汉支援的路上心情很激动,也有紧张和忐忑,因为毕竟没有亲眼看到武汉的实际情况。来之后一投入工作,就没有什么紧张了,因为工作很忙,根本没有时间紧张,好多病人需要你。”


(师延刚医生)
现就职于黄河三门峡医院EICU的2000级校友程相阁医生讲道,“因为我是三门峡市新冠专家组成员,所以从年二十八到大年初一在卫生局开了多次会议,市卫生局当时就让组建救援队,所以准备还算充分。虽然有充分心理准备,但是现实比我设想的辛苦,4班倒,每班6小时,但是大家没人叫苦叫累,同事们的奉献精神令人感动!”

(程相阁医生)
现就职于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2000级校友白志峰医生,也是援鄂医疗队的一员。当我们询问其来时感受时,白医生提道,“在之前报名时,没有接到通知,名单里没有我,当时挺失望的。因为自己也想来到武汉这个战场,于是就向领导表明了自己想来的愿望。被通知要来时,感到很意外,没有想到这么快,疫情就是命令,我毫无犹豫的答应了。因为工作,我自己在医院自行隔离了9天,从2日从未回过家,来不及见上妻儿和父母一面,打了个电话通知了一下,12日中午就出发了,在路上多次想哭,也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想到了妻子要带2个年幼的儿子还有体弱多病的父母,也许是想到了武汉更需要我们,但我忍住了没有哭,因为我知道我们必须坚强起来,只有我们坚强起来,武汉才能坚强起来,中国才能坚强起来!”
是啊,哪里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面对病毒,他们也会怕,也会忌惮。但因为他们是医生,是病人的希望,大难当前,唯有向前冲!用自己的身躯为病人构筑生命的防线!

(白志峰医生)
二.病毒无情,人民有情
与病魔抗争是辛苦的,但武汉人民的心是暖的,病人的一个感激的眼神,一句真诚的话语,便会让医生忘记疲劳,深感骄傲与值得!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工作的我们2014级的校友王昭医生谈起她同病人的相处时,总是泛起感动的泪花。王昭医生说道,“之前我们科室收治了一个肾移植术后感染新冠的患者。当时晚上他来的时候还是情况比较危重,呼吸比较困难。治疗时,他也是比较抗拒,因为那个感觉真的很难受。后来我就安慰他一晚上,让他尽力去适应这个治疗方式。后来,情况稍微好了一点,睡着了。然后等到两天之后,我再去看那个病人的时候,那个病人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当时没想到他居然还把我还认出来,因为我们都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他认出我并对我表示很感谢。我当时真的是很感动,觉得自己的付出十分值得!”
师延刚医生也曾讲到,“来这里后各个省之间的同事互相帮助协作,共同抗击疫情。我们病区全是确诊较重的患者,有一次为一个病人查房,患者为了避免传染我,一个劲的让我离他远一点,我们医患间相互关心相互理解,让我心里觉得特别温暖!”
三.乐观抗疫,积极工作
近日来,因为高强度的工作和巨大的压力,也使我们对前往一线的医生们的心理状态十分关心。但通过了解我们发现我们的医生们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
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工作的我校2003级校友王伟医生,1月16日到的湖北支援了武汉第四医院,负责普通病房的轻症与重症患者。王伟医生告诉我们“虽然近日的工作量要比刚到时大了些,但是精神状态还是很好。最艰难的时候便是穿着防护服时的高强度工作。我们都想着在共同努力下尽快将疫情控制住。”
四.大家有我,小家有你
每一位白衣天使的背后都有一群甘愿牺牲,舍小家为大家的亲人!我们的医务工作者值得敬佩,他们的家人也同样令人感动!
1990级校友李爱国医生是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副院长。这次便是由他带队支援湖北荆州市的中心医院。当我们问起家人们对于前往湖北支援的看法时,李医生不禁有些泪目,李医生告诉我们:“我太太也是学医的,所以对此也是理解的,这件事情肯定是有风险的,尽管有风险总归要有人上。我们医务工作者整个防护的能力各方面又强,治病是我们的责任,所以说我们义不容辞。再者,我儿子也是学医,他现在是一名在读的医学生,我做父亲的也要给他做个榜样。”
无独有偶,我校2000级校友苗国印也是一名援鄂的医疗人员,苗医生告诉我们,“我们夫妻二人都是医生,妻子是从事呼吸科的,但是由于身体原因,两人讨论了一下,我就报名参加了,我们都认为我现在都有这种能力,我就要承担起这种责任。”
我相信每一位像李医生、苗医生这样的义务工作者身后都有着一群善解人意的家人,他们把丈夫,把妻子,把孩子借给湖北,借给国家,自己默默承担起家庭的重任!他们亦是我们应当敬仰的人!
五.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我们都知道,在疫情爆发的初始,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医疗物资告急,前去援鄂的校友们是否有充足的防护物资也使我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为此,我们特地采访了我校1999级的校友李闯医生。李医生目前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EICU工作,他们于2020年1月26日晚上抵达武汉,是河南省第一批医疗队,一直以来在武汉市第四医院工作,并按照出发前的准备将医疗队分为普通组和重症组。李闯医生告诉我们,“目前我们所在的医院是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按照要求的防护措施目前是限量供应,保证进入污染区同事的安全第一。”
李医生还告诉我们自疫情爆发以来,湖北便收到了各地援助的医疗物资,因此医疗物资随不算充裕但也能满足日常所需。中国一直是一个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国家,无论是08年的汶川大地震,还是今天的湖北的抗疫战争。中国人的爱心和坚持从未改变!


(李闯医生)


六.至爱致用,砥砺前行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建校百年来新医人一直秉持着“明德博学至爱致用”的校训在各处医疗行业发光发热。在疫情爆发之际,新医人没有退缩,而是选择勇往直前!奋战在一线的校友们对在校的学弟学妹们也有很多期望。
韩鹏医生是支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我校1997级校友。韩医生对于母校的发展以及学弟学妹们十分关心。他讲道:“学弟学妹们,第一我想要说的是你们现在在学校一定要好好学习,打好基本功。当国家有难的时候,要招你们上战场的时候,你们要招之能来,来之能战,就怕书到用时方恨少。比如说关于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免疫学的知识是我们一定要掌握的,绝不能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因为这些知识能够帮助我们在关键的时刻去抵御疾病去治疗疾病。
第二就是学弟学妹们,学习知识是一方面,通过援鄂一行,我们也看到我们祖国的强大,一定要热爱祖国,不要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定要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因为不知道我们国家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我们还年轻。当需要你的时候,一定要站出来,只有我们祖国强大,我们人民才会平安,,才会幸福。所以说。亲爱的学弟学妹们一定不能给我们的母校丢脸。要从思想品德上,从学习知识方面更加的努力,做一个合格的医学生。”
透过韩鹏医生的谆谆教诲,我们看到的是千千万万新医校友们对母校未来的期许。看到高医生发自内心的诗篇,我们看到的是新医人援鄂的坚定与不悔!我相信新医一定会在大家的努力下越来越优秀!



(韩鹏医生)
1990级洛阳校友高桂丽也是援鄂的一员,她特地写了首诗送给母校,感谢广大校友们对一线援鄂校友的关心。
江城有难风云急,
关山飞渡一日抵;
青丝剃尽心无悔,
荆楚大地写传奇!
如今的疫情防控战尚未打赢,但我们相信有这样一群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冲锋陷阵,胜利一定会如期而至!等到那时春风会吹开武汉的樱花,一树又一树尽连成蔽日的云朵,阳光会照在脸上,映着樱花暖暖的红色,告诉我们,隆冬已过,严寒不再来!希望如期而至的不止有春天,还有凯旋归来的您们!新医校友都在等您们胜利归来!武汉挺住!中国加油!
新乡医学院校友会
2020.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