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隆重召开2015年教学工作会议
发布时间:2016-01-04 浏览次数:

本网讯(文/郜佩 陈园园 图/丁毅民 李振宇)为全面落实河南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提升教学能力,强化内涵建设,根据学校2015年工作安排部署,12月29日至30日,学校召开全校教学工作会议。

会议分为两阶段进行,12月29日下午,全体校领导、各职能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各院(系、部)主要负责人、部分非直属附属医院主要负责教学管理人员、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参会代表近400人分9组进行讨论,与会代表充分讨论了《教学工作报告》,并就实践教学、教师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考研和实习关系协调、如何处理考试作弊等具体性问题发言,建言献策进一步改进完善学校整体教学工作。12月30日上午,全体参会代表齐聚第一报告厅举行全校教学工作大会,校领导段广才、别荣海、陈兴华、刘荣增、刘东亮、郭志坤、原志庆、张红彦、张新中出席会议。副校长刘东亮主持大会。

校党委书记段广才发表讲话。他指出,本次会议是在我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主动适应新形势下中国高等教育新常态、加快推进学校转型发展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为加快建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区域性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而努力奋斗。

段广才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社会服务水平、办学环境条件等方面,总结了学校五年来发展所取得的重要成绩。就当前我校所面临的形势,他特别指出,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深入发展的今天,高等教育全面进入经济社会的中心和内涵发展的阶段,高等教育国际化和信息化进程显著加快,全球高等医学教育正在经历第三轮改革浪潮,河南省高等教育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博弈,我校也即将迎来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和临床医学专业质量认证。必须准确研判形势与任务,才能更好地推动学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段广才强调,由教学型转变为教学研究型不是教育教学的弱化,也不是教育教学地位的降低,而是教学理念的升华,是教育教学方法的转变,是教学内容的革新,是质量水平的提升。针对我校下一步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他要求,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体师生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都要牢牢把握政治方向,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必须提升教育教学理念,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既要授人以“鱼”、也要授人以“渔”,既要传授知识和技术,也要让学生们学会知识和技术创新;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转变,重视信息化和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深刻变革;必须加强教学要素建设,尤其是教材建设。

段广才特别强调,加强和改进教学工作是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责任。提高教学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充分发挥全校师生员工的聪明才智、动员全校各方面共同参与。我们要认真遵照《章程》要求,充分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督导团、学生会等组织参与教学管理、监督评价教学的重要作用。要进一步搞好开放办学,吸引社会力量支持学校教学工作。他希望,全校师生怀着对学校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怀着对“一个目标,两大跨越”发展战略的高度自信,紧密团结起来,积极行动起来,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求真务实,锐意进取,为开创我校教学工作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副校长郭志坤代表学校作教学工作报告。他系统总结了学校2010年以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深入分析和研判当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存在的新问题,进一步理清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思路,研究部署了未来一个时期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总体规划。

谈及学校今后五年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措施,郭志坤指出,一要持续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切实加强教育教学内涵建设。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改革培养模式,强化科学育人;改革教学方法,加强课程建设;推进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建设。二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能力。要加大师资引进力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教书育人氛围,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教学水平提高。三要加强实践教学建设,进一步提高实践创新能力。要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实践教学内容,密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强教学工程建设,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升实践教学基地教学能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四要突出“以生为本”理念,创新教学管理模式。要坚持把教学管理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管理制度和机制;深入推进学分制改革;加强教学统筹管理,促进各类型教育协调发展;建立灵活高效的二级管理体制。五要加强教学质量监控,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学风建设协同机制,促进学风根本好转;开展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建立毕业生质量社会评价与反馈机制。六要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优化学校育人环境。七要启动迎评促建工作,进一步落实评建二十字方针。

郭志坤强调,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的立校之本,生命之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既是国家和历史交给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更是寄托着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殷切期望。学校正处于高等教育深化综合改革的战略转型期,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他希望全体教职工将使命和责任转化为动力,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质量立校意识,紧紧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主线,团结奋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推进学校转型发展,建设高水平教研型医科大学而努力拼搏。

校党委副书记刘荣增宣读了《新乡医学院关于表彰2014-2015学年教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

在欢快的乐曲声中,学校领导为获奖单位和个人颁授了奖牌、证书、奖金牌等。

省级教学名师代表、第一临床学院院长李彤和优秀教学组织者获奖代表、外国语言学系主任任如意在大会分别发言。

校长别荣海发表讲话。他指出,面对过去五年来学校教学工作取得成绩,更应该清醒地看到横向对比的差距,在差距中寻找后发优势,集聚发展动力,推进学校转型发展。全校教职工要真正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的理念,把人才培养放在首要位置,在思想深处确立了“老师是第一身份、上好课是第一要务、关爱学生是第一责任”的价值取向,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学管理要适应“互联网+”时代要求,改革现有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更新教务管理平台,建立现代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精细化、科学化管理,为学校实行真正意义的、完全的学分制奠定基础。

别荣海特别指出,面对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新动态为教育教学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高等教育分类发展新方向为教育教学工作提出的新目标,医学教育改革持续深化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的新机遇,全校必须增强改革创新的紧迫性和使命感。只有抓住机遇,锐意改革,才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别荣海从课程、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学分制、当前医学教育课程体系的不足等方面详细论述,强调扎实推进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是:遵循高等医学教育的基本规律,坚持“三基三严”(“三基”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严”即: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以学生为主体,推进课程改革,整合课程体系,构建模块化课程群。建立校、院两级的课程建设制度,实现课程建设品牌化、创新教育特色化和教学手段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别荣海特别强调,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大学课程改革的紧迫性,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要着重抓好关键环节,即明确课程体系改革的原则,整合现有的课程体系,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以学分制促进课程体系改革。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这条主线统领下,学校要以审核评估为契机,全面推动学校内涵建设;以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为抓手,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持续加强本科教学工程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他希望,在新的形势下,面临新机遇、新挑战,全体师生必须转变观念,抢抓机遇,凝聚共识,提振精神,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为建成特色鲜明的区域高水平医科大学而努力奋斗。

(编辑 王 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