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丁芸 图/杨涛)12月27日,学校2019年临床教学工作会议在第一报告厅举行。会议主题是“深化教学改革,落实医教协同,全面提升临床教学水平和医学人才培养质量”。重庆医科大学副校长邓世雄教授,我校校长任文杰教授,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雒保军教授出席会议。来自各临床学院、临床教学实习医院、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代表400多人参加会议。任文杰致开幕词,雒保军作主题报告。会议分别由校长办公室、教务处负责人主持。


任文杰分析了加强医教协同、提升临床教学水平和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等工作面临的形势,指出今后一个时期临床教学工作的思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教学工作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医教协同,以学校为核心纽带,以学科建设为牵引,引进国际国内优质资源,整合学校和临床教学医院资源,综合施策,形成合力,积极融入国家医学中心体系建设,打造并建成区域专科医疗中心。他要求学校和各临床教学单位围绕工作思路,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医兼修医学人才。临床教学单位必须将学生医德教育置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健全完善教育教学体系,营造全员育人的文化和氛围,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之路。临床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积极转变教育思想与教学理念,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手段,不断发掘各学科所蕴涵的医德教育内容,真正将医德教育渗透在全过程实践教学中。
二是不断加强医教协同发展制度建设,完善标准,严格管理。严格落实临床医学全过程教学“五统一”管理和“六落实一监控”。进一步制订完善各类临床教学基地标准和准入制度,严格临床教学基地认定审核和动态管理;切实加强教学医院建设,进一步规范管理,提高效率;加大对实践教学工作的投入,改善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学习条件,提高广大一线教师和有关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加强教学医院临床教师岗前培训,提升临床教师教学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
三是以推进“卓越医生人才培养计划”改革为契机,深化改革,保障质量。实施“卓越医生人才培养计划2.0”,深化医教协同,推进以胜任力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医学专业结构,促进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深度融合,建设具有我校特色、省内一流的医学专业,培养一流医学人才。突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三大教育理念,推进基于器官系统的课程整合,进一步强化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着力培养“职业道德高尚、理论基础扎实、临床技能娴熟、诊疗思维灵活”的高素质、国际化卓越医学人才。
四是继续加强优势资源整合与共享,提升能力,打造品牌。开展内部整合,集中发力,突出特色。以学科整合为抓手,以优势学科群为基础,积极建设区域医学中心。建立临床教学基地学科特区和科研特区,制定学校多学科服务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反哺基础医学能力提升实施方案。在学科整合方面加强与临床教学基地的互动,早日建成区域医学中心。秉承“共建、共享、共赢”的开放发展理念,努力拓展政产学研用多方合作空间。全面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和市场导向,加强同社会资本、国内外一流医院、研发机构、政府企业的交流与协作,探索共建医康养综合服务体、第三方技术服务中心、健康产业基地等;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深化学校及各临床教学基地间的互惠合作,着力构建紧密型医联体和专科医疗联盟,支持和推动有条件的临床教学基地建设区域专科诊疗中心。
雒保军以“深化教学改革,落实医教协同,全面提升临床教学水平和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为题作主题报告,总结回顾了近两年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的成绩,指出了当前学校临床教学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未来两年的临床教学工作提出要求。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医学教育。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定的目标更高,给的任务更硬,需求更加迫切。我们必须认真回答好、践行好“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的问题,要更加勇于担当,敢于挑战,努力书写我校医学教育的奋进之笔,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是坚持以本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加强德医双修素质能力培养。充分发挥思政课程作用,加强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思政教育、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新格局。
三是严格落实“五统一”要求,保证临床教学同质化。持续加强临床医学全过程教学“五统一”管理,加强基地管理,规范师资培训,改善教学条件,监督教学过程。以OSCE(客观结构化考核)和阶段性出科考核为抓手,实现教育教学同质化,打造临床教学管理“新医标准”。
四是全面深化临床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学水平。建立形式多样、环节完善、全程不断线、各段有重点的综合实践方案。严格预试讲制度,创新授课、带教及分段式集体备课模式,完善见习、实习内容及轮转方式,增加实践技能培训项目,规范教学查房的程序及标准。以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临床教师带教竞赛、标准化教学查房为抓手,规范教学查房、临床带教,提高临床教学能力,临床实际病历为引导,积极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团队协作、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是统筹职业发展规划,打造高素质临床师资队伍。各临床教学基地要进一步加强教学组织建设,教务处要与教师发展中心结合,主动为教师搭建交流平台,定期组织业务培训,从授课内容、授课方法、授课形式、课程评价、课件制作、线上课程制作、教学查房、临床带教等方面提高教学水平。
六是完善质量监控体系,保障实践教学质量。开展实践教学“六落实一监控”:即计划落实、大纲落实、指导教师落实、经费落实、场所落实、考核落实和全过程监控。抓好四个环节:即实践准备工作环节、初期安排落实环节、中期工作开展环节和结束阶段成绩评定及工作总结环节。建立“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敏捷响应—有效改进”的实践教学质量改进循环机制,确保实践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七是全面落实医教协同育人机制,实现互利共赢。把教学建设纳入医院发展整体规划,将教学工作作为医院考核评估的重要内容以及主管院长年度和任期目标责任考核的主要指标,把教师教学、带教质量作为职称晋升、工作考评和绩效分配的重要指标。优化临床科室设置,加强临床学科建设,落实教育教学任务。每年用于教学和学科建设的专项投入不少于医院业务收入的1%。

邓世雄教授受邀以“国际比较视野下的现代医学教育”为题作报告。他聚焦国内外医学教育体制的变革发展,重点围绕医学整合课程教学探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阐述,详细介绍了重庆医科大学开展课程整合的探索历程,对我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我校第一和第四临床学院、郑州市第一附属医院、开封市中心医院、洛阳市中心医院和学校科技处、学生处、研究生处负责人分别作临床教学工作报告。报告系统展示了各临床教学医院和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在临床教学管理、教学安排、教学改革、学生培养、环境制度优化以及科研创新激励等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

会上宣读了《新乡医学院关于公布2017-2019学年临床教学基地教学奖励评选结果的通知》,雒保军和教务处负责人分别为获得优秀教学管理部门和十佳临床教学基地的代表颁奖。
学校教务处负责人在闭幕词中表示,会议总结了近两年来学校临床教学工作改革探索和成绩,是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的重要抓手,是进一步深化临床教学改革,保证临床教学质量的具体部署,为各临床教学医院和学校之间,共商临床教学水平提升与医学人才培养大计搭建了交流沟通的平台,对全面促进临床教学水平和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深远意义。
(编辑 王欢;审核 刘波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