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简介
医学摄影与摄像课程主要学习数码相机的使用技术与技巧、构图、用光、色彩、图像处理等等。
通过《医学摄影摄像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摄影的发展历程,掌握摄影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掌握数码相机的使用方法、学会摄影画面构成、能够进行恰当的摄影曝光以及对图像的后期处理。讲练结合,以技术为基础,着重摄影艺术水平提高。
本课程于双学期开设,为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技术等专业选修课程。总学时数为16学时,学分1.0。
二、课程目标
(一)基本知识
1.了解数码相机的结构、原理,掌握数码相机使用方法。
2.掌握摄影画面构成,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掌握摄影艺术造型法则,提高摄影作品技术水平。
3.掌握摄影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以理论为指导,进行摄影创作。
(二)基本技能
能够熟练使用数码相机,并能对照片进行后期处理。
(三)基本素质
通过医学摄影摄像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提升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改善心理素质,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培养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培养学生具有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科学思维的能力。
三、学时分配
单 元 |
学 时 |
理 论 |
第一章 数码摄影概述 |
2 |
第二章 数码相机与拍摄技巧 |
2 |
第三章 数码相机曝光与测光 |
2 |
第四章 摄影构图 |
2 |
第五章 光线的应用 |
2 |
第六章 摄影色彩基础 |
2 |
第七章 数码图像后处理 |
2 |
第八章 专题摄影创作实践 |
2 |
合计 |
16 |
四、理论教学目标与内容
第一章 数码摄影概述(2学时)
目标
1.掌握数码影像创作的基本要求,数码作品评价标准。
2.熟悉数码摄影的特点、应用。
3.了解摄影的诞生及其发展、摄影的定义、摄影的功能。
第二章 数码相机与拍摄技巧(2学时)
目标
1.掌握数码相机的基本结构,数码相机的拍摄。
2.熟悉数码相机的性能指标。
3 了解数码相机拍摄模式的选择。
内容
1.重点阐述①镜头、光圈、快门、图像传感器、数字影像处理器、取景器与LCD显示器、图像存储器;②正确握持数码相机;③合理构图;④调焦、拍摄。
2.详细讲解像素数、分辨率、相当感光度、白平衡、存储格式。
3.一般介绍:①自动调整模式;②手动模式;③程序设置模式;④快门优先模式;⑤光圈优先模式;⑥人像模式;⑦风景模式、夜景模式;⑧微距模式、动态模式;⑨慢速快门模式;⑩辅助拼接模式、短片模式。
第三章 数码相机曝光与测光(2学时)
目标
1.掌握数码相机的曝光与曝光量。
2.熟悉测光表的测光原理与测光方法,数码相机的测光系统与测光模式。
3.了解曝光补偿与包围曝光。
内容
1.重点阐述曝光、曝光量、正确曝光、EV值。
2.详细讲解:①反射式测光表;②入射式测光表;③点式测光表;④数码相机的测光系统、测光模式。
3.一般介绍:①直方图;②曝光补偿;③自动包围曝光。
第四单元 摄影构图(6学时)
目标
1.掌握画幅选择与三分法构图。
2.熟悉画面景别的选择。
3.了解拍摄角度与拍摄高度的选择。
内容
1.重点阐述:①画幅的选择;②三分法构图。
2.详细讲解:①远景;②全景;③中景;④近景;⑤特写。
3.一般介绍:①拍摄角度的选择;②拍摄高度的选择。
第五章 光线的应用(2学时)
目标
1.掌握摄影用光的基本要求。
2.熟悉光线的软硬与方向。
3.了解一天中自然光的变化,闪光灯的使用。
内容
1.重点阐述:①能揭示被摄物体的质感、立体感和空间感;②能反映摄影主题的内容和摄影者的思想感情;③能增强画面的感染力。
2.详细讲解:①光线的软硬;②光线的方向。
3.一般介绍:①日出和日落时刻;②上午和下午时刻;③中午时刻;④闪光灯的闪光指数;⑤闪光同步;⑥闪光灯使用技巧。
第六章 摄影色彩基础(2学时)
目标
1.掌握光与色彩、色彩三属性。
2.熟悉加色法的减色法。
3.了解色彩与感情、色彩的特性、色彩的配置。
内容
1.重点阐述:①光的颜色;②物体的色彩;③光源成分对物体的影响;④色别;⑤明度;⑥饱和度。
2.详细讲解:①三原色;②三补色;③加色法、减色法。
3.一般介绍:①不同色彩与人的官能感觉;②色彩感情与生活;③色彩感情可变性;④色彩的冷暖;⑤色彩的动静、色彩的涨缩、色彩的进退、色彩的轻重;⑥色彩的基调与对比;⑦色彩的和谐与布局。
第七章 数码图像后处理(2学时)
目标
1.掌握图像的合成。
2.熟悉Photoshop处理扫描图片。
3.了解为图像加上背景文字。
内容
1.重点阐述利用图层蒙版、通道等创建一幅融合图像。
2.详细讲解:①亮度、对比度;②裁切工具、橡皮擦;③旋转画布。
3.一般介绍:①套索工具;②渐变工具;③文字工具。
第八章 专题摄影创作实践(2学时)
目标
1.掌握新闻摄影、纪实摄影。
2.熟悉旅游摄影、纪念照摄影。
3.了解人像摄影、风光摄影、静物摄影、微距摄影、显微摄影、天文摄影、水下摄影、航空摄影。
内容
1.重点阐述:①新闻摄影概述;②新闻摄影道德观念;③新闻摄影的拍摄技巧;④纪实摄影概述;⑤纪实摄影的过程与技巧。
2.详细讲解:①旅行摄影的各种题材;②纪念照拍摄技巧;③一些典型纪念照的拍摄方法。
3.一般介绍:①人像摄影器材的选择;②室内人像艺术摄影的布光;③人像的基本面;④风光摄影三要素;⑤静物摄影的特点;⑥微距摄影器材的选择;⑦显微摄影的技巧;⑧天文摄影的拍摄方法;⑨水下摄影应注意的问题;⑩航空摄影拍摄技巧。
五、 措施和评价
(一)措施
1.以教学目标的要求和教学大纲来指导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备课、授课、考试等),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进行教学活动。
2.适当组织课堂讨论,逐步开展专题讲座,充分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课外辅导,指定参考资料,注意培养同学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科学思维能力。
4. 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师生交流教学信息,根据反馈情况,进一步改进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评价
1.授课质量评价按“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表”,由督导组、同行、学生和教研室予以评定。
2.学生成绩评价依据教学大纲和理论课考试权值分配进行期末理论考试;期末考核以问卷为主,结合并参考平时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平时成绩占20%,期末考查成绩占80%,学科满分100分。
编写 刘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