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优秀校友苗莹莹返校座谈交流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9日发布人: 来源: 浏览次数:

9月24日,为庆祝河南医药大学103周年校庆,我院优秀校友、豫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常务副院长苗莹莹应邀返校交流,与师生们分享成长历程与职业感悟。院党总支书记、院长赵俊强等全程接待并陪同。

活动伊始,苗莹莹被授予河南医药大学医学影像学院“优秀校友”证书,并与2023级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生进行了亲切座谈。她耐心解答了同学们在专业学习、未来规划、科研入门等方面的困惑,鼓励学弟学妹们珍惜大学时光,夯实专业基础,勇于探索创新。学生活跃提问,现场气氛热烈融洽。

随后,在赵俊强等人陪同下,苗莹莹参观了学校校史馆。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承载记忆的实物,让她重温了在母校求学的点滴岁月。她深情回顾了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对母校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表达了由衷的赞叹与自豪。

当天活动的重头戏是在第二报告厅举行的专题讲座。讲座中,苗莹莹以《让青春在医学事业中绽放光彩》为题,向在座师生全面阐述了她的个人经历。她从本科阶段的学习心得讲起,分享了求学路上的科研探索,再到如今作为高校教师在教学与科研岗位上的实践与思考。她特别强调了持续学习、勇于挑战和保持初心的重要性,其真诚而富有激情的讲述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

赵俊强在总结讲话中对苗莹莹的精彩分享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优秀校友是学院宝贵的财富和生动的育人资源,苗莹莹校友的成长故事为在校学子树立了可亲、可敬、可学的榜样。他勉励同学们以优秀校友为标杆,明确目标,勤奋进取,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此次优秀校友返校交流活动,不仅搭建了校友与母校、与在校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更通过榜样的力量,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同学的专业认同感和学习热情,为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供稿:钱思齐)



校友简介:

苗莹莹,硕士,副教授,毕业于河南医药大学(原新乡医学院)2002级医学影像学专业,现任豫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常务副院长。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骨干教师、河南省优秀教学标兵、河南省文明教师,新乡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主持省科技攻关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等;获省科技厅科技成果一等奖、优秀科技成果鉴定奖各1项。发表教学及科研论文19篇,包括CSCD 1篇、中文核心期刊6篇、科技核心期刊5篇。

主持河南省课程思政样板、实践类一流课程各1门,主持省继续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各2门。主持参与省部级及地厅级教改课题共6项。编写教材12部,其中以副主编、编委身份参编“河南省十四五规划教材”、“河南省十二五规划教材”各1部,参编教材获河南省首届教材奖一等奖1部。获全国多媒体大赛一、二等奖及省多媒体大赛一、二等奖各1次;获河南省信息化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次。获河南省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省课堂创新大赛二等奖、中原文化主题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三等奖、省优质课二等奖各一次,获河南省思想政治品牌1项。

指导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项目获团中央“千人千项”1项;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智能技术应用大赛获三等奖1项;指导学生参加省互联网+、省挑战杯创新创业比赛、省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等共获奖10项。受到河南医药卫生网、河南教育新闻网报道。

毕业后从教18年,为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她创新教学形式,牵头举办了全科医生大赛,2023年,她以器官系统疾病为中心,打破了学科间的界限,将绘图加入珍爱生命、爱情热情等佐料,让绘图燃出别样思政美。活动受到中新网、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报道。2024年,深入社区充分调研、分析社区居民对健康科普的需求,发挥医学院校的专业优势。利用手绘图方式将人体结构艺术化、拟人化处理,绘制常见疾病的科普绘图。使医学科普知识更加浅显易懂、生动形象。解剖绘图活动多次被中新网、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国家级媒体报道,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她带领学生利用专业知识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长效化。围绕乡村振兴、急救科普、义务支教等方面进行开展精准化服务。每周带着青年志愿者学生帮留守儿童进行学习规划、作业辅导已是协会的一项传统,自开展义务家教以来,共组织志愿服务工作20余万小时,其中义务家教活动185场社会好评如潮。受到河南日报的报道。她利用业余时间组建公益组织定期向村留守儿童开展医学知识科普,将科普知识、医学文化、医学职业体验等内容融合在一起,通过可视、可触、可玩的方式,帮助他们搭建一个透视医学奥秘的窗口。此项活动受到人民日报和学习强国媒体报道。

党的二十大闭幕后,她在课堂上将专业知识有机融入二十大精神进行思政教育。她以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逻辑体系为主线,通过案例导学、自身经验分享、分组研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刻感受薪火相传的革命初心,探寻中国共产党的心路历程。通过活动活学活用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培养医学生的家国情怀、人文素养,引导青年学子做有志气、有理想的新时代医学生。受到中国教育报和中国教育新闻网报道。她续发三年只为向癌症患者献一份爱心,她联合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向全校发起“捐我‘青丝’,点亮‘心灯’”志愿服务活动。用行动告诉大家,美不在于外表长度,而在于善意和奉献的深度。捐发活动受到中新网、中国青年报、河南日报媒体报道。

上一条:我院再迎优秀校友穆学涛、李运奇返校 共话成长与科研 下一条:院党总支书记、院长赵俊强参加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2024学术年会并做主题报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