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学校主页   |   English   |  
医学检验学院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 人才培养
  • 教育教学
  • 科学研究
  • 学术动态
  • 招生就业
  • 党建工作
  • 团学工作
  • 创先争优
  • 勤廉学院
  • 文件下载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人才招聘
  • 专任教师
  • 研究生导师
  • 研究生培养
  • 本科生培养
  • 教学动态
  • 教学大纲
  • 教学计划
  • 教材建设
  • 实习基地
  • 质量工程
  • 管理章程
  • 科研项目
  • 优秀成果
  • 科研平台
  • 前沿论坛
  • 学术动态
  • 招生工作
  • 就业指导
  • 机构设置
  • 规章制度
  • 理论学习
  • 工作动态
  • 规章制度
  • 创先争优
  • 勤廉学院
  • 勤廉榜样
欢迎光临本网站
从乡音到普语:河南医药大学“乡约新声,‘语’你“童”行”推普团绘就牧野乡村新“声”景
发布时间:2025-07-11 浏览次数: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决策部署,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与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教育、文化强国、乡村振兴建设。河南医药大学“乡约新声,‘语’你‘童’行”国家级推普实践团走进河南省新乡市孟庄镇高村与南陈马村,在响应国家战略中播撒语言种子,在创新实践中激活乡土文化。

一、初心如磐:破语言藩篱,启振兴之门

在辉县农村调研中,推普团发现孩子因普通话不标准错失演讲比赛机会,老人听不懂医保报销解说而错失政策红利。这些问题成为团队响应“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号召的直接动因,他们意识到语言应成为乡村振兴的钥匙。

二、谋定而动:调研探实情,跨界启新思

深入调研,把握语言脉搏。6月下旬,团队赴孟庄镇与镇团委书记座谈,了解到孟庄虽属近郊,但23个行政村方言习惯浓厚,“f/h不分”“平翘舌混淆”等问题常见。当地中小学课堂普通话使用率90%,家庭场景仅21%,推普需家校联动。团队还走访学校、集市、卫生院,发现当地“日常方言,正式蹩脚普通话”现象普遍。

跨界联动,汲取非遗智慧。实践前一周,团队走进辉县市文化馆,与非遗剪纸传承人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传承人演示剪纸时提到“刀随心意走,纸为土地言”,团队发现“喜字”“福字”剪法藏方言密码,确定“剪纸为桥,文化为魂”的推普思路,剪纸传承人还特意准备了剪纸作品,作为送给孩子们的“推普礼物”,这份礼物承载着文化的传承与语言的希望。

三、实践笃行:创新育新苗,多地促发展

孟庄课堂:剪纸为媒,扎根乡土。7月3日,孟庄镇政府活动室里,首堂“剪纸推普课”开讲。队员们举起非遗传承人设计的教具,引导孩子们说出普通话“月亮婆婆”,课堂瞬间活跃起来。这堂融合当地文化特色的课程,宛如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

热浪护送:移动备课,情暖征程。7月7日午后,团队转场南陈马村,镇党支部书记助理冯泽方开车护送。路上,他介绍南陈马村情况,提到老人方言交流障碍影响山楂销售,队员们记下“山楂品种普通话对照表”,大家在交流中不断完善着推普的方案,20分钟车程成了移动“备课会”。队员们额角的汗滴与教具袋碰撞出清脆的声响成了这场乡土推普实践中最温暖的序曲。

南陈马村:玩中学语,融入生活。7月8日,团队来到以“农耕体验+民俗旅游”为特色的南陈马村。针对村民“方言迎客”短板,开展“调研+体验+实践”立体推普活动。调研发现72%村民意识到普通话影响生意,但83%不知从何学起,团队为此制作《南陈马旅游普通话100句》。体验活动中,团队组织孩子朗读解说词、开展“村训接龙”游戏、为旅游服务人员开展“应急培训”。活动结束时,农家乐老板王大哥表示沟通更清晰,村民用普通话表示感谢,孩子送上拼音标注的剪纸。夕阳下,这些充满温度的作品成为推普成效的生动见证。

四、展望未来:普通话成钥匙,开启振兴新篇

7月10日,实践接近尾声。10天的实践,“乡约新声,‘语’你‘童’行”推普实践团用创新方式架起了语言桥梁,让普通话真正滋润了新乡大地。推广普通话并非否定方言,而是让乡村拥有更多元表达工具。团队将持续发挥高校资源优势,让更多孩子能用普通话讲述家乡文化,村民能用标准语对接市场,助力普通话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打开通向共同富裕的大门,引领乡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河南医药大学地址: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金穗大道601号 邮政编码:453003  电话:0373-3029977 邮箱:yxjyxy@xxmu.edu.cn 豫ICP050024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