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科室:
为了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切实加强基础医学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投身于教学工作,搭建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展示和交流平台,根据《新乡医学院中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办法(院教字[2014]22号)》和《新乡医学院关于开展第十届教学竞赛的通知(校字[2016]19号)》,基础医学院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举办基础医学第13届教学竞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赛教师资格
(一)热爱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认真履行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二)具有初级以上职称,近两年来在教学第一线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
(三)认真对待教学工作,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无擅自调课、停课现象,未出现过教学差错和事故。
(四)近两年综合教学质量测评在良好以上。
二、竞赛要求
参赛教师讲授时间为15分钟,参赛教学内容应系所承担的课程。准备2份内容不同的教案(一式10份)和课件(不能重复前两届比赛中获奖的内容),提前1天提交教学办公室并抽签决定参赛顺序,赛前10分钟现场随机抽参赛内容。参赛选手按抽签顺序按时参赛,不得迟到。
三、竞赛分组和方法
竞赛分为讲师及以下组、副教授及以上组和双语组3组,分科室选拔赛、讲师及以下组学科竞赛、决赛3个阶段。
(一)科室选拔赛由各教研室组织,具有参赛资格的教师(含实验室中“教师编制”的教师)按照竞赛要求参加选拔,推荐选手参加第二、三阶段竞赛。各科室推荐名额要求:讲师及以下组和副教授及上组共按具有参赛资格教师的20%推荐,具体人数可在两组之间调配;双语组按具有参赛资格教师的10%推荐;推荐人数按百分比计算取整,可扩展到小数点后只进不舍,每科室每组至少推荐1人。各科室推荐情况与年度教学质量优秀指标关联。
(二)讲师及以下组学科竞赛由基础医学院组织,分为形态组和综合组两组。形态组包括人体解剖学教研室、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病理解剖学教研室、微生物学教研室、免疫学教研室、寄生虫学教研室教研室、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形态学实验室。综合组包括化学教研室、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生理学与神经生物学教研室、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机能学实验室、分析测试实验室。
(三)决赛由基础医学院组织,成立教学竞赛评委会,负责决赛阶段的具体工作。
四、竞赛要求
(一)科室选拔赛
各科室于6月16日前将推荐选手名单和选手平时评分自评表(附件1)报基础医学院教学办公室。
(二)讲师及以下组学科竞赛
于6月22日前完成,具体时间另行通知。讲师及以下组的各科室推荐选手按所属科室在形态组或综合组进行竞赛,分别推荐9人和6人参加决赛。
(三)决赛
于6月24日前完成,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五、评分标准和办法
(一)评分以《新乡医学院关于开展第十届教学竞赛的通知(校字[2016]19号)》中的教学竞赛评分标准(附件2)为依据。
(二)采用评委打分、当场报分的办法,去掉1个最高分和1个最低分,取其平均分(保留3位小数)为参赛选手的最后得分。最终得分由平时评分(转化为10分制)和决赛评分两部分按6:4的权重计算。
(三)出现得分相同或其他特殊情况由评委会裁决。
六、奖励办法
(一)副教授及以上组和双语组各设一等奖3名、二等奖4名、优秀奖若干名;讲师及以下组设一等奖7名、二等奖8名、优秀奖若干名。每组设多媒体教学单项奖1名。对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奖金一等奖800元,二等奖500元,优秀奖和多媒体教学单项奖200元。
(二)参赛人员获奖情况计入本人业务档案,作为职称晋升量化、年终奖励性绩效、年度教学质量考核优秀、校教学名师、青年教学标兵、教学优秀奖、年度考核等的重要依据。
七、竞赛的职责分工
教学办公室负责具体业务问题,科研办公室协助;综合办公室负责场地服务和宣传等工作;团委负责学生评委选用和学生协助等组织工作。各科室按要求组织职工参加竞赛活动,并完成分配的其他任务。学科组竞赛和决赛时,各科室组织全体无课人员签到,参加观摩教学竞赛活动。
附件: 1. 教学竞赛选手平时评分自评表
2. 新乡医学院教学竞赛评分标准
基础医学院
2016年6月13日
附件1
教学竞赛选手平时评分自评表
所在科室 姓名 参赛组别
指 标
|
分值
|
支撑材料说明
|
评 价
|
分数
|
1
|
承担教学工作任务量
|
60
|
2014-2015学年 标准学时
2015-2016学年 标准学时
近两年教研室年均 学时
|
1.达到学校教师年均学时以上的院(系、部),且教研室年均学时也达到本院(系、部)年均学时以上者,教师达到教研室年均教学学时为55分,若超过或低于5%,依次加或减1分;教研室年均学时未达到本院(系、部)年均学时者,教师达到教研室年均教学学时为50分,若超过或低于5%,依次加或减1分
2.未达到学校教师年均学时以上的院(系、部),教研室年均学时达到本院(系、部)年均学时以上者,教师达到教研室年均教学学时为50分,若超过或低于5%,依次加或减1分;教研室年均学时未达到本院(系、部)年均学时者,教师达到教研室年均教学学时为45分,若超过或低于5%,依次加或减1分
|
|
2
|
参加教学活动量
|
3
|
参加次数 次,应参加 次
|
每少10%,扣1分
|
|
3
|
学生评教效果
|
2
|
按照4个学期评价进行计算
|
优秀,0.5分/学期
|
|
4
|
同行评教效果
|
2
|
按照4个学期评价进行计算
|
优秀,0.5分/学期
|
|
5
|
督导专家评教效果
|
2
|
按照4个学期评价进行计算
|
优秀,0.5分/学期
|
|
6
|
教学管理人员评教效果
|
2
|
按照4个学期评价进行计算
|
优秀,0.5分/学期
|
|
7
|
支部书记、科室主任、教学副主任推荐意见
|
5
|
支部书记是否推荐:
主任是否推荐:
副主任是否推荐:
|
以参赛选手(不分职称)人数按顺序推荐,按顺序依次计分。三人均推荐的选手,居中间位者计4分、之前者计5分、之后者计3分;二人推荐按以上分值70%计,一人推荐按40%计分
|
|
8
|
指导第二课堂情况(挑战杯、大创计划等)
|
3
|
国家级 项,
省级 项,
校级 项
|
国家级3分/项,省级2分/项,校级1分/项
|
|
9
|
主持教学改革项目数
|
3
|
省级 项,校级 项
|
省级:主持3分/项,校级:主持1分/项
|
|
10
|
担任学业导师情况
|
2
|
学年
|
担任一学年计1分
|
|
11
|
近两年教学质量考核格次
|
4
|
优秀 次,良好 次
|
优秀2分/次,良好1分/次
|
|
12
|
发表教育教学改革文章
|
4
|
核心: 篇,CN: 篇
|
中文核心2分/篇,CN杂志1分/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
|
13
|
主持本科教学工程情况
|
5
|
国家级 项,省级 项,
校级 项
|
国家级5分/项,省级3分/项,校级2分/项
|
|
14
|
规划教材编写情况
|
3
|
省部级规划 部
|
省部级:主编3分,副主编2分,编委1分
|
|
合 计 得 分
|
|
注:1.所填写内容均为近两学年(2014-2015学年、2015-2016学年);
2.表中选手平时评分总得分在决赛计分时乘以10%和评委打分按6:4的权重计算。
3.所有支撑材料提供原件和复印件。
科室主任审核意见: 主任 签字(盖章):
附件2
新乡医学院教师教学竞赛评分标准
指 标
|
评 分 标 准
|
分 值
|
得 分
|
1
|
基本概念
|
概念准确,阐述清楚。
|
1.0
|
|
2
|
逻辑思维
|
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逻辑严谨。
|
1.0
|
|
3
|
教学内容
|
内容充实,深度适宜,广度适中,联系实际,具有趣味性,创新性。
|
2.0
|
|
4
|
重点难点
|
重点突出,难点清楚,详略得当。
|
1.5
|
|
5
|
教学方法
|
启发式教学,方法灵活,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
1.0
|
|
6
|
专业外语
|
适当运用专业外语词汇,发音准确,书写流畅。
|
0.5
|
|
7
|
教学手段
|
板书合理,重点突出,文字规范;多媒体课件内容充实,充分利用声音、动画、图像、图表等方式,多媒体手段与讲授有机结合。
|
1.0
|
|
8
|
教学仪态
|
仪态端庄,精神饱满,举止大方。
|
0.5
|
|
9
|
教学语言
|
讲普通话,口齿清晰,语言流畅,
声音洪亮,语速适中,表达准确。
|
0.5
|
|
10
|
教学效果
|
讲解熟练,容易接受,效果良好。
|
1.0
|
|
合 计 得 分
|
|
新乡医学院教师教学竞赛评分标准
(双语组)
指 标
|
评 分 标 准
|
分 值
|
得 分
|
1
|
基本概念
|
概念准确,阐述清楚。
|
1.0
|
|
2
|
逻辑思维
|
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逻辑严谨。
|
1.0
|
|
3
|
教学内容
|
内容充实,深度适宜,广度适中,联系实际,具有趣味性,创新性。
|
2.0
|
|
4
|
重点难点
|
重点突出,难点清楚,详略得当。
|
1.5
|
|
5
|
教学方法
|
启发式教学,方法灵活,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
1.0
|
|
6
|
教学手段
|
板书合理,重点突出,文字规范;多媒体课件内容充实,充分利用声音、动画、图像、图表等方式,多媒体手段与讲授有机结合。
|
1.0
|
|
7
|
教学仪态
|
仪态端庄,精神饱满,举止大方。
|
0.5
|
|
8
|
教学语言
|
发音准确,口齿清晰,语言流畅,
声音洪亮,语速适中,表达准确。
|
1.0
|
|
9
|
教学效果
|
讲解熟练,容易接受,效果良好。
|
1.0
|
|
合 计 得 分
|
|
新乡医学院教师教学竞赛评分标准
(多媒体课件)
指 标
|
评 分 标 准
|
分值
|
评分
|
1
|
教育性
|
适合本科教学;教学目标明确,内容设计合理,重、难点突出;体现教育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习兴趣。
|
2.0
|
|
2
|
科学性
|
内容精炼,无学术错误;教学素材丰富,多种媒体显示;举例、设问恰当,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
2.0
|
|
3
|
技术性
|
文字简明、字号适中、字体颜色清晰、布局规范;绘制图像主体突出、色彩和谐、清晰美观;自制下载二、三维动画真实生动,音视频播放清晰流畅,多媒体有机整合。
|
4.0
|
|
4
|
艺术性
|
大小标题中英文表述,语言简明,术语规范;设计合理,层次清晰,界面友好,无其他无关动画和音视频。
|
2.0
|
|
合 计 得 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