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本科生天翼导师 >> 正文

本科生天翼导师

2022年03月29日 20:34  点击:[]

尹雅玲,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病理生理学系医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和预治策略。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新乡医学院太行青年学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CirculationPNASAging cell发表SCI收录论文11篇,研究成果以第一完成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2项。河南省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医学生理》负责人,参编教材2部。

 

李超堃,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8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博士后,美国圣约瑟夫医学中心巴罗神经研究所博士后。河南省教育厅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生理学会常务理事(2017- )。研究兴趣:神经损伤机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级基金2项,厅级课题3项。承担《生理学》《神经生物学》教学,参编教材4部。

 

王建刚,副教授,新乡医学院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专业硕士毕业,2003参加工作以来,主要从事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及防治的研究。先后主持各级课题6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荣获科技成果奖2,发明专利3,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17篇。主要承担本科、研究生、留学生的病理生理学和本科机能学教学任务。先后荣获 三育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新长征突击手、基础医学院教学竞赛二等奖等荣誉称号,参编教材5

 

侯软玲,副教授,20087月在广西医科大学获得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主要科研方向:脑损伤及其机制研究,发表文章20多篇,主持厅局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级课题3项,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主持或参与完成河南省教育厅科研成果一等奖2项,参与发明专利2项等。教学工作:获得新乡医学院教学竞赛优秀奖1项,参编教材3

 

王璐,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科研方向: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防治策略。现任民建新乡市委委员﹑中国药理学会抗衰老与老年痴呆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海协会心脏康复专委会委员﹑新乡市优秀青年科技专家﹑新乡医学院科学技术协会委员。主持或参与国家级及省厅级科研项目十余项;获河南省医学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河南省社科联优秀调研成果奖﹑河南省科技进步奖﹑河南省自然科学学术奖﹑新乡市青年科技奖﹑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奖等多项;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著作2部。

 

孟莉,博士,科研上主持科技厅课题1项,教育厅课题1项,新乡医学院重点领域招标课题1项,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横向课题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发表SCI论文3篇。教学上荣获新乡医学院第10届中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双语组二等奖,基础医学院第13届中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双语组一等奖,主持厅级教研课题3项。

 

罗晓秋 讲师 广西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专业博士。主要科研方向:行为学与神经生物学;教学上承担各专业《生理学》等课程的理论、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发表文章十余篇,主持省级课 1项,参编教材1部,指导国家级大创项目一项。

 

郭直岳,讲师,厦门大学生理学专业博士,南开大学动物生理生化专业硕士。主要科研方向为低氧神经生理学以及神经精神疾病的影像遗传学研究。目前发表文章8,参编教材1, 获新乡医学院第八届中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助教组一等奖

 

盛海燕,讲师,复旦大学神经生物学专业博士毕业。主要研究方向:痛觉及其相关情绪。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文章7篇,发明专利两项。教学工作:荣获国家级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省级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三等奖各两项,参编《生理学》、《生理学实验》及《医学机能学》等教材。

 

杜爱林,博士,生理与病理生理学系副教授,农工党新乡医学院委员会副主委兼秘书长,河南省创新创业优秀指导教师,河南省精神医学委员会委员,主持申请科研、教改课题五项,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其中SCI六篇,CSCD四篇,中文核心二十余篇,获教育部奖励五项,获省厅级奖励五项,申请并授权专利十余项,其中主持申请且已授权发明专利五项,指导学生申请大创课题三项,大学生课题十余项,多次指导学生进入河南省互联网+、挑战杯决赛,其中2020年获河南省互联网+省赛一等奖,共获省奖十余项。

 

忽清斌,讲师,博士,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病原微生物结核分枝杆菌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及其适应宿主胞内环境,逃避宿主免疫的机制;新型抗结核药物靶标的鉴定;新型肺结核疫苗研发。发表SCI论文1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

 

张璇,讲师,2019年毕业于延边大学医学院,取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抗肿瘤分子机制研究和肿瘤的衰老机制研究。发表国内外期刊论文数篇,其中SCI 论文4篇。主持新乡医学院博士启动金一项。

 

张墨,讲师,博士,毕业于慕尼黑大学。主要科研方向为内环境对嗅觉神经功能的调控。已发表SCI论文6篇,核心期刊2篇。

 

宋慧娜,讲师。20206月于华中科技大学获得生理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入职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研究方向为:1. 乙酰胆碱参与情绪调控的神经环路机制;2. 海马齿状回NMDA受体亚基组成调控倒摄干扰,该研究结果于2019年发表在Cell Reports 杂志。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

 

王霞,博士,讲师,南方医科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专业博士毕业,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转移机制及肿瘤微环境。参与过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人才计划课题、河南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资助课题、国家卫生部资助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多项课题。曾工作于新乡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具有多年的临床经验。

 

李成长,讲师,研究生学历,2005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主要科研方向:病理生理学数据的挖掘,共发表论文20篇,其中SCIEI收录7篇(第一作者5篇),主持课题1项,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国自然项目7项,获校教学竞赛二等奖一项,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参编教材1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