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初心不改 修德信念矢志不移
--记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全体教师
(侯软玲)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 民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师者,人之模范也。”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为师者必须以德为先。若要育人,先要律己。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合格的老师必须首先在道德上率先垂 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是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全体老师们用来作为自己行动指南的一名话。它表明,一个优秀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更要具备良好的师德,使自己所教的学生,不仅在学业上有所收获,更要学会如何做人。
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于2020年7月成立,由原来的生理学与神经生物学教研室和病理生理学教研室组合成立。本学系成立时间虽然不长,但在基础医学院党委领导和院长们的关怀下,在各位老师和党员们的积极努力下,始终坚持“以教为先,教研并重”的培育理念,“育人奉献”、“拼搏攻坚”的学系精神激励着各位学系老师们开拓进取、勇往直前。
一、立师德、正师风、强师能。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应该是提高教师的素质。教师素质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根本;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的老师们树立不断学习、赶超比拼的方案,每位老师制定了短期方案、长期目标。学高为师,学为师之骨。只有提高了自身素质,才会更好的为学生提供教学帮助。
二、爱岗敬业,刻苦钻研教材教法。没有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渊博的知识便难以为“师”。学系始终秉承“以教为先,教研并重,双轨并行”的发展理念,努力打造高水平学科。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承担本科、研究生以及留学生十几门课程,近12000学时的教学任务。我们学系讲的都是医学基础专业课,基础专业课最大的特点是专业知识更新快,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研究新知识的新教法。为了不断地提升自身各方面的素养,各位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相互谦逊地学习他人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地内化、提升自己,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的水平与满足学生的“学”的要求。尤其是学系程远老师,他在每次上课前都要认真推敲,为的是在课堂上努力做到语句、语调、板书、PPT以及形体语言都能够相辅相成,讲授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有机结合。教学督察组听完他讲课后评价都很高,学生们听了程远老师讲的《好玩的生理学》后,都觉得听程远老师讲课纯粹是一种享受,从未听过这样的专业课,幽默的气氛中学习了专业知识。我们学系的老师们经常把程远老师的讲课特点作为讲课的典范推荐给各位老师。除了程远老师,学系其他老师都是以全身心的精力备好每一堂课,在走上三尺讲台之前,都是要做足各种备课准备才会精彩展示给学生,比如,路成彪、尹雅玲、白瑞樱、王建刚、盛海燕老师等等,均是我们学习的典范。由于同仁们的恪尽职守,兢兢业业,整个学系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
三、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师德不是理论说教,是要塑造教书育人良好的象。就算老师们自己或者家里有一些小问题,都不会因为私事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老师们坚强地履行着一个教师应尽的职责、非常注重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教育学生认真学习《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神经生物学》以及《麻醉生理学》等医学基础知识,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科研上,各位老师充分发挥引领作用,调动学科资源,打造项目申请直通车。学系主要围绕神经系统疾病及其精神障碍的神经网络和分子机制研究展开工作,将神经生物学同神经疾病研究紧密结合,为疾病防治提供新的策略。主要工作研究方向:1.衰老以及衰老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网络活动的变化机制与调控,2.神经疾病的离子通道机制及其靶向干预。3.阿尔兹海默病发病机制及其防治策略,4.烟雾病发病机制研究。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省厅级科研项目多项,平台发展驶入又快又好的发展建设快车道。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教师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职责。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质决定了教师应有超出一般行业的职业道德水准,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善于启发学生思考,做学生求学路上的引路人;还应该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言行就是学生可供参照的道德标准,做学生为人为学的楷模。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全体教师一定会秉承着立德树人的初心信念,不断探索前行。
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侯软玲
20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