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工作需要,学系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优秀博士,招聘具体岗位及要求如下表:
招聘专业名称 |
人数 |
岗位类型 |
学科梯队情况 |
招聘岗位及主要工作内容 |
备注 |
生物学/基础医学—生理学/神经生物学—衰老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 |
1 |
教学科研岗 |
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现有教职工35人,其中中共党员17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19人,博士学位比率50%,学科拥有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1名,河南省高校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2人。校级特聘教授2人,校太行学者1人,校太行青年学者1人。 |
教学与科研 |
1.掌握双光子脑活体钙成像技术者和从事神经环路研究者的优先 2.有医学背景者优先 |
基础医学—病理生理学—神经系统相关疾病,肿瘤,心脑血管病 |
1 |
教学科研岗 |
教学与科研 |
1.掌握脑微血管培养技术者优先 |
招聘优秀博士的具体待遇参照人事处文件(附件)。
新乡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欢迎您的加入!
联系方式: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601号
邮编:453003
电话:0373-3029104
邮箱:slyblsl@xxmu.edu.cn
附件:
关于《新乡医学院博士引进管理办法(修订)》的通知
为深入推进人才强校工程,加大博士引进力度,提高引进质量,有力支撑学校学科专业发展,加快特色鲜明高水平医科大学的建设步伐,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引进原则
(一)科学规划、按需引进。围绕学科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目标,根据各学科发展需求确定引进计划。
(二)保证重点、统筹兼顾。优先保证重点建设学科(群)博士引进,同时兼顾相关学科均衡发展所需。
(三)注重能力、德才兼备。引进的博士应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及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和职业道德。
(四)科学评价、择优引进。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对拟引进博士进行业绩第三方评价、实际需求综合性评价、预期目标发展性评价等,择优录用,确保博士引进质量。
二、基本条件
引进博士条件除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外,还需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学术道德;
(二)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三)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四)具备岗位所需的扎实专业知识和技能,身心健康,能胜任一线教学、科研工作。
三、博士分类及具体条件
优秀博士分为A、B、C、D 四类。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
(一)A类博士,具有学术带头人潜质,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人;或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主持人,且在SCI一区收录期刊或本专业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篇(参照《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拟入选项目》以下同);
2.在SCI一区收录期刊或本专业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3篇;
3.以前二作者在《Nature》《Science》《Cell》等国际顶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篇。符合该条件并由院士等杰出人才就其学术能力、潜力、表现等进行书面推荐。
(二)B类博士,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在SCI一区收录期刊或本专业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篇;
2.在SCI一区收录期刊或本专业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篇,二区收录期刊发表论文2篇;
3.在SCI二区收录期刊发表论文4篇;
4.人文社科类博士以第一作者在我校(河南省教育厅)认定的本学科一级权威期刊与S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3篇(含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类学术文摘》或《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的学术论文);
5.人文社科类博士以第一作者在CS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5篇。
(三)C类博士,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在SCI一区收录期刊或本专业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篇,二区收录期刊发表论文1篇;
2.在SCI二区收录期刊发表论文3篇;
3.人文社科类博士以第一作者在我校认定的本学科一级权威期刊与S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2篇(含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类学术文摘》或《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的学术论文)。
4.人文社科类博士以第一作者在CS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3篇。
(四)D类博士: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在SCI收录期刊或本专业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篇;
2.人文社科类博士以第一作者在CS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1篇。
以上条件均为近五年业绩。条件中所指SCI论文分区以中科院JCR大类分区为准,且不包括综述性论文,无特殊说明,均要求本人为第一作者。
以上分类仅作为参考依据,各学院可根据各自学科专业情况,制定博士引进条件及任务,经学校审议通过后执行。
四、引进待遇
(一)科研启动金
A类博士,提供科研启动金300万元;
B类博士,自然科学类提供科研启动金100万元,人文社科类提供科研启动金30万元;
C类博士,自然科学类提供科研启动金50万元,人文社科类提供科研启动金20万元;
D类博士,自然科学类提供科研启动金30万元,人文社科类提供科研启动金15万元。
(二)工资待遇
享受三年低职高聘工资待遇,A类博士为三级教授待遇、B类博士为四级教授待遇、C类博士为五级副教授待遇、D类博士为七级副教授待遇;享受博士学位津贴1000元/月。
(三)服务保障
提供校内人才住房一套,服务期满归个人所有。符合条件的可安置配偶工作岗位,解决子女就近入托、入学问题。
五、引进程序
(一)引进计划制定
各用人单位根据学科、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需要,经充分论证,制定本单位年度博士引进计划和博士引进条件和资助期任务,并于每年下半学期结束前1个月内,将年度博士引进需求计划报送人事处。人事处按照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目标,结合各用人单位实际,研究拟订学校博士引进计划。
(二)信息发布
学校博士引进计划经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后,报省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备案,通过相关媒体向社会发布。
(三)资格审查
用人单位对应聘博士学历学位、专业方向、科研成果进行初步审查并论证引进必要性;组织专家对通过论证人员教学和科研能力、业务水平进行面试考核,提出引进意见、拟定博士层次、聘期内工作目标及学院支持方案;对同意引进博士,经学院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后,将《新乡医学院拟引进人才审批表》、论证考核材料、引进意见及相关材料报送人事处。
(四)学校审定
人事处对各用人单位同意引进的博士材料进行审核。引进博士由学校学术委员会进行论证,必要时组织公开答辩或第三方评价,对学校拟同意引进博士报校长办公会审定。
(五)办理手续
对学校同意引进博士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的,办理入职手续,签订聘用合同。
(六)跟踪评估
学校建立校、院两级引进博士跟踪评估机制,学院对引进博士的使用、成长和实绩贡献、发挥作用等情况进行全过程跟踪评估,及时汇总分析人才引进、使用和流动情况,学校根据学院汇总情况综合评价引进博士的效能。
六、引进管理
(一)博士服务期为8年,第一年为试用期(12个月),试用期考核不合格,学校将不予以聘用。脱产学习进修(包括出国访问)超过六个月的,该段时间不计入服务期。服务期内一般不得申请调离或辞职。
(二)科研启动金申领。科研启动金以立项方式申领,立项后根据项目进展和考核情况分次拨付,按学校科研立项和人才考核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三)待遇兑现。试用期期间,人事档案转到学校后先参照中级待遇工资发放执行,试用期满考核合格兑现相应待遇,并补发试用期期间的待遇。
(四)博士的日常管理以学院为主。各学院要坚持培养和使用相结合的原则,关心人才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
(五)博士考核管理。年度考核由学院负责,三年中期考核及五年的期满考核实行校院两级考核。
中期考核基本任务:
(1)作为负责人获得1项国家级课题,同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本专业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篇 (人文社科类可在一级期刊或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1 篇);
(2)作为负责人获得 1 项省部级课题,同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 SCI 收录期刊二区发表学术论文 1 篇或在 SCI 收录期刊三区发表学术论文 2 篇(人文社科类可在一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1 篇或在 CSSCI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2 篇)。
期满考核任务以签订合同为准。
具体考核严格按照《新乡医学院人才考核实施办法(修订)》执行。考核不合格者,学校将解除聘用合同,并按照《新乡医学院教职工离职管理办法(修订)》相关要求执行。
七、附则
(一)各附属医院根据实际情况参照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
在附属医院工作的校编博士,由附属医院按上述规定落实相关待遇。
(二)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人事处负责解释。此前公布的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