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学院
“医教护航·职引未来”
基层服务实践团
为了提升青年职业认知水平,激发其职业发展潜能,2025年6月30日至7月10日,我校本科生学院“医教护航·职引未来”基层服务实践团于河南省新乡市开启基层实践之旅,以创新形式融合健康科普、政策宣讲与职业认知,为社会多元需求提供切实助力。
实践团聚焦健康科普与职业发展两大主题。在新乡市社会福利中心,团队成员为儿童开设健康知识课堂,普及卫生习惯及健康生活方式等知识。面向青年群体,团队组织了就业创业政策宣讲会,结合实际案例解读政策细节,引导青年将个人规划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此外,成员们深入基层医疗机构,实地采访医务工作者,了解基层医疗工作现状。
此次活动通过健康知识普及,增强了儿童的健康意识;政策宣讲促进了青年对就业创业的理解;基层医疗机构的走访则加深了医学生对未来职业环境的认知。团队成员表示,此次实践对自身职业规划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党委宣传部
“新思传雅韵 伟论启华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宣传团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25年7月4日至7日,我校“新思传雅韵 伟论启华章”实践团成员走进平原博物院、新乡学院附属中学、新乡市人民公园等地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团成员先前往平原博物院参观学习,在“牧野华章”通史类展厅和专题展厅,结合文物讲解理论要点,还穿插红色故事短剧、知识问答和情景模拟等活动。次日,团队成员在新乡学院附属中学开展校园宣讲活动,以红色情景剧开场,接着进行理论知识宣讲,通过PPT讲解和趣味活动深入讲解相关理论。随后,在人民公园,团队成员分组向市民发放宣传页,讲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点,并组织知识问答活动。最后,通过线上会议开展观影活动、知识问答与主题讨论。
本次活动通过创新宣讲形式,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也有效提升了群众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
通讯员:王 茜 于丽杰



党委宣传部
“致敬先辈 青春力行”
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
为了深入学习抗战历史,感悟革命精神,2025年6月30日至7月5日,我校党委宣传部“致敬先辈 青春力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前往新乡市、洛阳市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6月30日至7月4日,队员们先后参观了豫北抗战纪念馆、平原省博物馆、洛阳市烈士陵园、八路军驻洛办事处、隋唐大运河博物馆、龙门石窟和洛阳市博物馆。在参观过程中,团队成员通过现场文物、史料和展品系统学习了相关历史知识。在花之语幼儿园,通过搭建模拟战时场景、表演布偶剧等形式,向小朋友们传授急救知识并讲述英雄故事。7月5日,实践团分成两队,一队前往中国共产党洛阳党组织诞生地纪念馆,由中共预备党员带领队员重温入党誓词。另一队则前往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前的毛主席像鞠躬致敬。随后,队员们开展了“红色精神大家谈”活动,分享对红色精神的理解与感悟,并向居民分发活动宣传页。
此次活动顺利举行,不仅使队员们深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红色故事,还让他们进一步明晰红色精神的时代价值,激励团队成员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



第二临床学院
“舞动绿丝带,健康中原行”
基层服务实践团
为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普及医疗健康知识,2025年6月30日至7月9日,我校“舞动绿丝带,健康中原行”基层服务实践团同我校第二附属医院医务人员深入新乡市原阳县、延津县等地,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实践团成员深入原阳县与延津县的多个社区、学校与养老机构,开展志愿服务。队员们协助医务人员在乡镇社区设立义诊点,提供血压测量、心电图检查、用药指导与心理咨询服务;在人民公园与敬老院,团队成员以文艺表演与健康讲座为载体,向老年群体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识;在帕提欧托儿所与中学课堂,团队成员通过互动游戏与主题班会,普及防溺水、防触电等暑期安全知识;此外,成员们还参与了张堤村环境整治,清扫街道,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助力乡村人居环境改善。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社会阅历与实践经验,也为乡村健康建设注入了青春动能,为今后持续深入地开展志愿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弘毅书院
“相伴红领巾,同行向未来”
基层服务实践团
为了助力儿童全面发展,2025年6月30日至7月3日,弘毅书院“相伴红领巾,同行向未来”基层服务实践团,赴新乡市高新区消防队以及张庄新村、段村新村、留庄营社区,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活动首日,实践团成员在新乡市高新区消防队接受了消防知识培训。7月2日至3日,团队深入三个社区,面向6-12岁儿童开展服务。在张庄新村,实践团聚焦儿童心理健康与科学运动,组织了“石膏娃娃创意沟通赛”心理健康活动,鼓励孩子们用画笔表达内心。同时借助套圈游戏激发孩子们的运动热情。在段村新村,实践团创新性地将心理健康、消防安全与少儿运动主题融入互动游戏中。在留庄营社区,实践团通过“障碍趣味运动赛”等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并深入街巷进行“全民消防”理念的入户宣传。活动期间,队员们还与孩子们分享了个人求学历程,激励他们树立目标。
此次实践通过理论讲解、游戏互动与入户宣传相结合的形式,将心理健康引导、消防安全教育与趣味运动有机结合,丰富了儿童的暑期生活,提升了他们的安全意识与身体素质,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力。



基础医学院
“听钧无声 拾遗有道”
中华文化传承团
为了传承弘扬禹州钧瓷烧制技艺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其保护与创新发展路径,2025年7月2日至7月4日,我校基础医学院“听钧无声 拾遗有道”中华文化传承实践团奔赴禹州市,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团深入中国钧瓷文化园、陶行知文创工厂、神垕古镇等地。在中国钧瓷文化园,队员们参观了历史展览馆、传统工坊与创新展厅,近距离感受宋钧官窑珍品与当代大师作品的独特魅力,并专访了钧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赵洋,围绕钧瓷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展开深入交流。在陶行知文创工厂,匠人现场展示了拉坯、注浆、施釉等关键工序,队员们亲手尝试拉坯,体验泥料成型的奇妙过程。走进神垕古镇,队员们漫步老街,在古朴建筑中探寻钧瓷文化印记,并通过问卷深入了解当地情况。
此次活动让队员们深度感知了钧瓷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创新活力,也为弘扬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贡献了力量。



教务部
“从心启程,脉脉相承”
基层服务实践团
为了提升公众应急救护能力,增强自救互救意识,2025年7月1日至7月6日,我校教务部“从心启程,脉脉相承”基层服务实践团成员走进人民公园和定国湖应急救援中心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当天,实践团成员们来到定国湖应急救护中心,在人流密集处设置宣传点,摆放急救知识展板。成员们向市民详细讲解了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创伤包扎等常见急救技能的操作要点,并利用模拟人现场进行示范。多位市民在成员们的指导下进行了实践操作,成员们耐心纠正动作,确保大家能够规范掌握急救技能。成员们还与专业救援人员进行了交流学习。救援人员分享了实际救援案例中的宝贵经验和注意事项,成员们也结合在人民公园的宣讲情况,探讨如何更有效地向公众普及急救知识。
此次活动不仅增强了成员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也提升了市民们的应急救护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使“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心理学院
“心理赋能,清凉相伴”
基层服务实践团
为了关怀外卖员、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的心理健康,2025年7月1日至8日,我校心理学院“心理赋能,清凉相伴”基层服务实践团在新乡市宝龙广场、新乡圆通速递有限公司及其快递站点等地,开展了以“关怀新就业群体”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首日,志愿者们来到宝龙广场及学校周边区域,为外卖员们发放心理健康手册,并讲解手册中的解压知识与实用技巧。7月2日中午,志愿者们走进新乡圆通速递有限公司,了解快递分拣流程和工作强度。随后,志愿者们前往新乡风华街快递站点,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快递员们开展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倾听他们的压力与困扰,并给予针对性的建议与心理疏导。同时,志愿者们还贴心地为快递员们送上矿泉水等解暑物资。7月3日至8日,志愿者们深入社区和公共场所,向居民发放宣传单,讲解新就业群体的工作现状与压力,呼吁社会关注与理解。
此次活动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了缓解压力的途径和实际关怀,增强了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同时也提升了志愿者们的实践能力,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奉献精神。
通讯员:谢 淇 樊少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