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健康管理学院
“大爱衔生,春晖长照”
遗体器官捐献宣讲团
为了广泛传播遗体器官捐献理念,2025年6月27日至30日,卫生健康管理学院“大爱衔生,春晖长照”宣讲团深入河南省卫辉市唐庄镇及新乡市封丘县多个社区开展遗体器官捐献知识宣讲。
活动期间,宣讲团通过主题宣讲、真实案例分享、互动问答等形式,向基层民众普及遗体器官捐献政策与流程。团队创新开展“摊位式”科普活动,在街头设置咨询点,近距离解答居民疑问。线上宣传同步发力,多平台发布科普文章、活动纪实及“捐献知识微课堂”系列短片,让更多人了解这项延续生命、传递大爱的事业。
此次宣讲在基层引发热烈反响,许多居民表示加深了对遗体器官捐献的理解,认识到其价值与意义。河南医药大学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推动这项崇高事业蓬勃发展。
通讯员:张家睿 肖瑶
为进行遗体捐献宣讲,将健康理念与公益精神传递给更多人。在7月4日-7月5日,河南医药大学红十字协会联合济源市红十字会与妇幼保健院于济源开展遗体捐献社会实践活动。
7月4日,河南医药大学红十字协会与当地妇幼保健院携手行动,为有需要的群众送上爱心物资,重点发放遗体器官捐献倡议书。志愿者们与济源红十字会于世纪广场开展了联合公益宣讲,活动聚焦实用急救技能,志愿者们现场示范并讲解海姆立克急救法和心肺复苏术的操作要点。7月5日,志愿者们参与人民医院的导诊志愿活动,为就诊患者及家属提供引导就医、协助挂号、解答咨询等服务,有效缓解了医院高峰期的服务压力,让患者就医流程更顺畅。
此次活动将志愿服务与公益理念传播相结合。未来,协会将继续探索更多“志愿服务+理念科普”的融合模式,让遗体器官捐献等公益理念在贴心服务中深入人心,凝聚更多关爱生命、奉献爱心的社会力量。
通讯员:李睿涵


数理医学院
“‘普’写华夏韵,宣传‘中国声’”
实践团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7月12日至13日,数理医学院“‘普’写华夏韵,宣传‘中国声’”实践团参与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在河南安阳红旗渠热烈开展。
7月13日清晨,实践团走进当地活动中心和小学,开启“精准推普”行动。在活动中心,志愿者们通过情景模拟教老人学习高频场景用语。小学教室里,志愿者展示红旗渠建设照片,将普通话教学融入红色教育,激发同学们学习普通话的兴趣。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语言能力的提升,更是一场文化的对话、情感的联结。当普通话的“软支撑”遇上乡村振兴的“硬实力”,当青年的热情融入乡土的温度,乡村振兴的画卷中,多了一群用普通话传递温暖的青年身影。
通讯员:邱琳瑜 张延清



药学院
“万仙山寻觅本草灵踪,
华夏间传岐黄薪火”
中华文化传承实践团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5年7月5日至7月10日,河南医药大学药学院15名青年志愿者在赴新乡市万仙山开展了“万仙山寻觅本草灵踪,华夏间传岐黄薪火”的中华文化传承实践活动。
六天里,团队以“识药、传药、护药”为主线,将药学专业特色与实地探索深度结合。7月5日至7月7日,志愿者在老师的带领中学习中草药辨别知识,通过实践掌握各类中草药的特征与区分方法。用通俗语言向郭亮村村民解读中药常识、普及理性用药理念。8日至9日,团队完成了野生药用植物标本采集与制作。7月10日,队员们探访了郭亮挂壁公路。
此次实践,既是河南医药大学药学院践行“知行合一”育人理念的生动体现,更是青年学子传承岐黄文化的具体行动,不仅为乡村振兴注入医药健康动能,更让千年岐黄薪火在山野间焕发新的光彩。
通讯员:丁铖铖 万博



峻极书院
“授医知以护新苗,
怀仁心而暖乡土”
基层服务实践团
为传播健康知识,给予乡村留守儿童心灵关怀,6月30日至7月2日河南医药大学峻极书院“授医知以护新苗,怀仁心而暖乡土”基层服务实践团于新乡市延津县和商丘市夏邑县的乡村小学开展“科普创新授医识 童心守护润乡苗”实践活动。
6月30日,志愿者在夏邑县各小学开展“人体消化系统”体验课,还教会孩子们正确的洗手方法,让健康习惯深入人心。7月1日,在夏邑县中峰小学,志愿者以“食堂聚餐遇险”剧本杀游戏开展急救教学。活动结束时,几乎每个孩子都能演示急救动作,93%的学生能正确演示急救步骤,为乡村安全教育探索新路径。7月2日,志愿者于延津县石婆固镇胡村小学开展“暖童心・筑成长”关怀活动,认真倾听孩子们的心愿并给予回应。让孩子们感受到被看见、被倾听的温暖。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累计开展12场创新课程,覆盖6所乡村小学423名师生,留守儿童占比72.3%。活动以创新形式打破传统科普边界,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通讯员:李甜甜 刘少豪



第三临床学院
“青禾筑梦,星语聆光”
实践团
2025年6月28日至7月2日,河南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学院“青禾筑梦,星语聆光”实践团先后于新乡市残联康复医院、新乡市社会福利中心以及河南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开展了以“沉浸式陪伴、专业性服务、创新性关怀”为核心的特殊儿童关爱运动。
实践活动多线并行,6月28日至7月1日,在新乡市残联康复医院,志愿者们发挥医药专业优势,将康复理念转化为孩子们能感知的温暖,让医学人文的种子在基层土壤中扎根生长;6月29日,在新乡市社会福利中心,志愿者们设计“击鼓传花”游戏、分龄定制陪伴方案、为低龄儿童设计触觉探索游戏方案,更显青年智慧;6月30日至7月2日,在河南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康复科,志愿者们开展“快乐学习”课堂,用融合康复原理的设计,让治疗场景充满成长喜悦。
“青禾筑梦,星语聆光”实践团用脚步丈量民生温度,用双手托举生命尊严,让“每个生命都值得被温柔以待”的理念变为现实,展现了当代青年的青春风采,为健康中国战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讯员:张家宝 王薇娟



弘毅书院
“童伴心航”
基层服务实践团
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2025年7月3日,我校弘毅书院“童伴心航”基层服务实践团奔赴吉象幼儿园,开展以儿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三下乡”实践活动。
实践团成员们创新设计了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情绪小课堂”借助表情包道具和手绘插画,帮助孩子们认识情绪;“传声筒大作战”等互动游戏通过组队模式培养孩子们的沟通协作能力;在“情绪拼图”游戏里,志愿者们和孩子们一起拼出图案,将心理知识融入实践操作。在最后的“童梦分享会”环节,志愿者们鼓励孩子们表达内心的想法,并且运用积极倾听和正向反馈技巧,给予孩子们专业的心理支持。本次活动共服务60余名儿童,发放心理健康教育资料80余份。
本次实践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有效提升了孩子们的情绪认知和表达能力,同时也深化了实践团成员对基层心理健康服务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他们的职业使命感和服务意识。
通讯员:胡溪铭



药学院
“药知入户传科普,
民情询证筑安康”
基层服务实践团
为提升群众安全用药意识,2025年7月5日至7月15日,我校药学院“药知入户传科普,民情询证筑安康”基层服务实践团成员在新乡市乔谢社区、河南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新乡市中心医院开展实践活动。
团队成员精心策划,以入户科普与民情循证相结合的方式精准对接群众需求。7月5日至8日,志愿者们于新乡市乔谢社区进行用药安全宣讲,通过顺口溜、案例分析等形式普及药物滥用危害、过期药品处理等知识。社区群众积极参与,反响良好。7月9日至15日,志愿者们于新乡市各大医院进行“用药行为+医疗改革”双主题调研,通过问卷和访谈收集患者用药习惯及医改反馈。志愿者们在实践中重点关注群众对进口药与国产药的看法及医务人员、群众对医疗改革的体会,最后形成数据分析报告反馈至医院。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有效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安全用药意识,还搭建起医药知识与群众需求之间的桥梁,展现了当代青年服务社会的责任与担当。
通讯员:张玉环 徐亦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