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 |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十一)

发布时间:2025-09-07浏览次数:

第三临床学院

“武脉传承 青衿筑梦”

文化传承团

为响应团中央“三下乡”号召,2025年7月初、8月下旬,“武脉传承 青衿筑梦”文化传承团走进新乡市形意拳传承地、红旗区社区以及龙腾体艺训练馆开展以“武韵探源,助力传承”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团队在形意拳传承基地聆听王国增会长讲述形意拳“五行拳”与《易经》融通之理,体验站桩、劈拳,用镜头记录“拳由心生、形随意转”的细节。8月下旬,团队成员前往龙腾体艺训练馆进行武术传承工作。活动以“武+医”融合方式让形意拳从训练馆走向大众,实现非遗武术的社区化、健康化推广,为传承注入新活力。

拳起拳落,亦是文化接力。活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走进社区、融入日常,也为医学生提供了“体医融合”的实践场景。未来,团队将以“线上分享+线下回访”方式持续陪伴社区青少年武术队成长,让传统武韵在更多青衿肩头薪火不息。



通讯员:贾翱铭 李宇泽


儿科学院

“承‘娃娃军’红色薪火,

护新时代儿童安康”

教育实践团

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开展‘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2025-2027年)的通知》要求,7月14日至7月28日,儿科学院“承“‘娃娃军’红色薪火,护新时代儿童安康”教育实践团先后走进广德东亭小学、云景牛山及广德烈士陵园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7月14日,团队走入广德东亭小学,通过图文展示和生动讲述,让雨来、王二小及广德抗日儿童团的事迹走进课堂。健康课堂上,成员们手把手教孩子们七步洗手法,用“找不同”游戏模拟场景,趣味传授海姆立克急救法,帮助他们掌握自我保护技能。最后,团队来到广德烈士陵园,沉浸式学习红色历史,在纪念碑前重温入团誓言,以清扫落叶、擦拭碑身、默哀追思等行动缅怀英烈。

此次活动实现了红色教育与健康服务的深度融合。未来,团队将持续以红色精神为指引,用专业所长守护儿童成长,以青春之姿书写“医路红心护童心”的动人篇章。

通讯员:李敢  储成诺

儿科学院

“药草飘香,农兴民康”

乡村振兴促进团

为深入传承中医药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战略,2025年7月至8月,我校儿科学院“药草飘香,农兴民康”乡村振兴实践团先后赴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及多地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7月2日,团队首先在新乡校区及周边社区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页、现场讲解和互动体验,向广大师生和市民普及中医药养生常识为后续深入乡村打下良好基础。7月9日,团队奔赴南阳市社旗县兴隆镇腰庄村恒扬中药材种植基地,开展实地研学。在药农和技术员的指导下,队员们深入田间,系统学习常用药材的种植、管理、采收与加工技术,亲身参与除草、灌溉、采收等农事操作。8月份,实践团成员返回各自家乡,面向社区儿童开展“小小中医传承人”主题宣讲活动。通过讲中药故事、识常见药材、做中药香囊等趣味形式,传播中医药文化与健康知识。活动尾声,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出心中的中药世界,以纯真而真挚的方式表达对中医药的喜爱与认同。

本次活动使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中医药种植产业现状,认识到中医药的文化底蕴和现实力量。通过实践,团队成员将专业知识与乡村振兴相结合,肩负起传承中医药薪火、守护人民健康的重任,为健康中国和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通讯员:吴子恒

峻极书院

“赓续红医薪火,

溯源医者初心”

宣传团

为深入感悟红医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5年7月至8月,峻极书院“赓续红医薪火,溯源医者初心”实践团先后奔赴新乡、郑州、长垣等多地,开展以“追寻红医足迹,践行初心使命”为主题的系列实践活动。

7月2日,实践团特邀90岁抗美援朝老兵、老党员贾国杰开展专题讲座。贾老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从战场到校园的奉献历程,生动诠释了一名老党员“永不褪色”的忠诚与担当,为同学们上了一堂深刻的“红色第一课”。8月8日,实践团走进商丘市夏邑县朱双楼小学,开展“烽火中的白衣战士”红色主题课堂。通过观影、问答、手抄报等互动形式,向小学生们生动讲述红医故事,在孩子们心中播撒“崇医德、勇担当”的种子。

实践活动结束后,实践团队的成员们纷纷表示,要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肩负起弘扬“红医精神”的重任。

通讯员:梁峰  李甜甜

第五临床学院

“红渠励青春,医救护新程

基层服务实践团

为弘扬红旗渠精神、普及医学急救知识,2025年8月27日至28日,我校第五临床学院“红渠励青春,医救护新程”基层服务实践团前往林州市开元社区以及鹤壁浚县等地进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团依托图文展板、历史影像与实物模型,系统呈现红旗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核。团队结合医学专业背景,针对心肺复苏、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海姆立克法)、外伤止血与包扎等实用技能开展讲解,注重内容实用性与语言通俗化,并关联可能发生的意外伤害情形,增强代入感。

在浚县花地村,团队结合农忙常见的中暑、农药误吸、切割伤等情形进行了急救教学,讲解简易识别与处置流程,现场示范海姆立克法、前臂绷带螺旋反折包扎及成人心肺复苏,并组织村民分组练习。村民们首次系统学习急救技能,多名返乡青年主动协助维持秩序。随后团队还进行了火灾逃生模拟演练,提高了参与群众的安全意识。

此次活动将红色文化传播与健康服务相结合,既弘扬了红旗渠精神,又提升了基层群众的急救能力。实践团表示将继续深入农村地区,为乡村振兴贡献专业力量。

通讯员:吴佳  杜政蔚

峻极书院

“丝路古道传佳话,

民族同心共前行”

民族团结实践团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6月30日到7月20日,峻极书院“丝路古道传佳话,民族同心共前行”民族团结实践团分别前往山东青岛、河南省新乡市等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讲活动。

6月30日,团队成员们在指导教师带领下前往新乡市人民公园、新乡市好人馆,向广大市民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民族政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7月2号,团队成员们前往新乡市民族团结公园进行活动宣讲,志愿者们精心准备了多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展品,供市民们欣赏和体验,让市民们亲身感受不同民族的文化魅力。随后团队成员分别返乡进行了民族团结进步宣讲活动。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传承丝路精神,共筑团结同心”为指引,用脚步丈量交流互鉴之路,以行动诠释了“互联互通同奋进,共商共建共担当,包容互鉴绽光彩,互利共赢向远方”。

通讯员:吴欣宇  仝雨杭

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医普惠民,药诊暖心”

基层服务实践团

 

为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供便民医疗服务,2025年6月29日至7月1日,我校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医普惠民,药诊暖心"基层服务实践团走进河南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留庄营社区、人民公园等地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团成员在门诊大厅自助挂号机旁为患者提供操作指导,协助老年患者完成挂号、缴费等流程。志愿者们穿梭于各科室走廊,为就诊群众提供方向指引和就医咨询,帮助缩短就诊等待时间。

在人民公园里,志愿者们搭起义诊台,为居民们测量血压、血糖。志愿者们针对每个人的健康状况给出贴心建议,根据BMI指数现场推荐"华北地区四季控重食谱"。团队还发放了近视防控知识问卷,呼吁居民们保护眼睛。

在留庄营社区,志愿者们为老人们测量血压、血糖,并耐心讲解慢性病的预防知识。同时,志愿者们也会询问老人近期的身体状况,并给予合理的建议。

此次活动有效提升了门诊区域的就医效率。实践团成员通过实际服务,增强了沟通能力和医疗服务意识,为便民医疗服务贡献了青春力量。

 

通讯员:宋子涵


 

undefined

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追寻红色足迹,

传承革命薪火”

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

为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2025年6月29日至30日,我校青年志愿者联合会“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薪火”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前往新乡市人民公园、定国湖公园、新乡市烈士陵园、留庄营社区等地开展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团通过发放党史宣传单、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向市民讲述了从抗日战争到新时代的党史历程。在定国湖公园的晨练场所,志愿者为老年人详细讲解党史故事;在烈士陵园和留庄营社区,团队成员向居民发放党史宣传资料,并开展面对面交流。活动期间共发放宣传册300余份,回收有效问卷150余份,收获了市民们的良好反响。

此次实践活动既让市民了解了党史知识,也使实践团成员在宣讲过程中接受了精神洗礼。队员们表示将继续当好红色故事的讲述者和传承者,肩负起传承革命薪火的历史使命。

通讯员:王思远  孙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