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
当前位置: 首页>>教育教学>>质量工程>>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

 一、实施基本情况

(一)机构建设

基础医学类课程教学团队(以下简称团队)以新乡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为建设单位,以“基础医学”系列课程为建设平台,以河南省优秀教师杨保胜教授和省管专家文小军教授为牵头人,由12个基础医学二级学科的75名老中青三代教师群体组成。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团队在“民主和谐、理解信任”的精神下形成了高度的凝聚力;在“积极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下取得了突出的建设成果;在“职责清晰、协同合作”的精神下形成了团队良好的合作氛围和适宜于青年教师成长的宽松环境。结合基础医学院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目标情况已基本完成了预期的目标。

(二)具体措施

1.进一步加强了团队条件建设

“团队”将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原则,借鉴重点高校的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经验,完善教学设施,合理配置实验室资源,增加先进的大型仪器及部分常规仪器的套数,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满足随实验技术的发展而更新实验内容的需求。进一步探索更好的运行机制,细化团队的管理制度,以使团队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进一步深化了实验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我们将不断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完善实验教学体系,进一步突出自己的特色。增加现代医学的前沿实验,扩大设计性及创新性实验的比例;同时提供更多的自选实验,由学生自选题目、自订方案、独立完成,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加强精品课程的建设,争创国家级精品课程,在全国同类高校中起到更好地辐射和示范作用。

3.进一步加强了团队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承担课程教学、改革和建设的主体,“团队”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进一步改善师资结构,增加高学历人员教师的比例等,建立一支稳定的、结构合理的、具有开拓意识的创新团队。此外,将进一步为教师创造和提供培训、进修的机会,以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与学术水平。进一步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课程改革与建设的管理和保障机制,以激励更多、更优秀的教师参与教学工作。

4.进一步加强了信息平台的建设

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互动式计算机辅助教学,通过师生间的双向交流以及仿真虚拟实验,真正做到实物实验与虚拟实验相结合。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作用。

5.进一步加强了教材建设

在不断改革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团队”实际编写新的教材和配套的立体化教材,通过教材建设凝练与推广教学成果,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6.进一步增强了团队的服务和辐射作用

“团队”将继续发挥教学优势,一方面继续为我校药学院、护理学院、公共卫生系、医学检验系、生命科技系、管理学院、心理学系学生开设好医学基础课程,另一方面扩大基础医学课程的覆盖面,进一步增强“团队”的校内服务作用。同时还通过多种多样的培训和交流活动,积极推广教学经验和成果,进一步加大“团队”在国内同类高校的辐射和示范作用,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基础科学研究与医学创新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资金投入和保障方面

学校和学院均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团队能够得到很好地发展,并建立相应的制度为其良好运行提供保障。

二、成效与基本经验

1.团队整体素质高,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

团队带头人及骨干能够团结和带领团队教师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学和科研活动。并且形成一支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合理的优秀团队,2008年博士学位占教师人数的 11.4%,2009年博士学位占教师人数的14.0%(30/215),比上年增长2.6%,硕士学位教师2008年占教师人数的52.0%,2009年占教师人数的65.1%(140/215),比上年增长13.1%。多年来团队坚持做好中青年教师培养工作,通过各种途径开展教育思想讨论,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学习教育理论的热情;坚持开展“助教系列化培养”、“中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和“实验技术人员和年轻教师实验技能竞赛”等一系列的培养方案的实施,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教师专业化水平。为教师提供教学改革方面的学术支持和物质支持,激励教师走出经典教学体系,重新认识教学的意义与价值,关注教师的实践积累和实践反思,支持和帮助优秀教师形成更加鲜明的个人风格,提升教学智慧,培育了一批教学名师和教学骨干,推动了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培育了一批精品课程。教师普遍具备较高的学术和教学水准,坚持履行教书育人的基本责任,积极承担基础课教学任务,涌现了一大批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学名师。推荐2名教师(高福莲、杨廷桐)参与评审省级教学名师评审、推荐2名教师(杨廷桐、何群力)参与校级教学名师评审,杨廷桐获得校级教学名师称号。王天云老师获得河南省优秀教师称号。

2.强化教学管理,教学效果好

团队主要承担本科生、专科生、硕士研究生、留学生、成人教育本专科生6个层次,18个专业及专业方向的理论课教学、实验课教学以及学科综合实验、科研创新训练等实践课程的教学任务。在课程设置上,体现了基础性、前沿性和应用性的统一,构建了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强力推进教学内容改革,强化实验和实践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积极参加教学改革研究

团队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完成多项教学研究项目,针对专业设置的变化,继续开展非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教学改革,对其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改革研究工作,李东亮等6位教师主持完成的教育教学改革细研究获2009年得省级教学成果奖,获校级教学成果9项;获校级教育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立项课题23项,其中重点项目5项、一般项目16项,参评省级教改课题2项,获省级教改项目1项。

建设省级基础医学类精品课程7门(组织胚胎学、病理学、医学免疫学、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神经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建设省级网络课程3门(组织胚胎学、医学免疫学、生理学)。2007年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省级示范性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单位”。

4.着力加强青年教师培养

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步伐,建设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团队,制订并实施了师资培养计划:首先在思想上不断加强师德和职业道德及教学质量意识教育,使青年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并通过建立健全师德师范制度,为教师制定出应尽相应的师德义务和行为规范要求。在业务能力培养上,以青年教师培养为中心,大力提高师资水平,注重梯队结构,建立了较完整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形成了较规范的传、帮、带模式;注重落实包括青年教师跟踪培养、预试讲制度、听课制度、督导督察制度等系列培养步骤,创造条件让年轻人才脱颖而出。

接收进修情况:新乡医学院基础医学教学团队每年接受成教或高职进修学生,进修时间为半年、一年、两年、三年不等。进修教师有一套完整的培养计划和具体的要求,派专人进行辅导,全程参与教师的听课并有听课记录,期末与学生一起参加考试。2003年《断层影像解剖学基础》,2004年《医学检验新知识讲习班》,2005年《神经解剖学基础》。2008年《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的防范》和 《临床免疫学研究进展学习班》等省级项目已被批准。2010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项(樊爱英教授《规范医疗行为,防范医疗纠》)。获得2010年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4项(杨保胜教授《基础机能医学的临床应用与进展》、郭志坤教授主持的《心血管疾病的形态学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何群力教授主持的《生物安全知识培训》、王省教授主持的《神经系统疾病与神经解剖学》)。

5.应用和推广

组织编写多层次立体化系列教材包括5年制本科、3年制专科、成教专升本和成教专科等4个层次汉语、英汉双语和英语三种文本的教材50多部,多本相配套的实验教材和辅助教材,还有配套的多媒体课件,这些教材出版后受到全国广泛关注,有的教材已连续再版11次,在全国医学院校成人学历教育中使用。

“基础医学机能实验课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已开展10年,此成果已被全国10多所院校的《医学机能学》教学中应用,已主编出版了3个版本的机能学实验教材,分别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和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国多所医学院校中使用。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基础医学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实践”研究成果,已在我校应用,受到学校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部门的一致好评,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几年来课题组成员带领基础医学院全体教师,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数字技术和视频系统,大胆改革尝试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基础医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基础医学教学内容达到静态事物动态化、抽象知识形象化、微型实验宏观化、复杂技术简洁化、昂贵实验仿真化、教学管理信息化,全面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初步建立了具有特色的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基础医学教学方法和手段,对推动高等医学院校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打下了良好基础。

该研究成果已被哈尔滨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河南大学医学院、安徽蚌埠医学院、广西桂林医学院、河南师范大学、河南职工医学院等省内外20多所高等院校使用,在2007年重庆医科大学召开的基础医学院院长论坛上,该研究中的精品课程建设、现代教育技术平台的建立、质量标准的构建与实施、网上评教与网上考试等受到与会20多所高等学校基础医学院院长的一致好评,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应

人体科学馆为教师和学生搭建了“自主学习”的平台。人体科学馆是一个设施先进、标本丰富、环境优美的多功能教育教学场馆,共存放标本1000余件,其中700多件由人体解剖学科实验技术人员和教师制作完成。分系统解剖学标本、断层解剖学标本、塑化标本、透明标本、管道铸型标本、木乃伊、断层解剖标本区等。该馆为本校学生、科研人员和医疗卫生人员提供重要的参考学习条件;而且先后接待了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在内的全国5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领导、专家和同行,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中医学院、河南师范大学等院校的领导和同行。而且对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的学生免费开放,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教学质量保障、监督与评价体系。规范教学质量监督工作:建立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督导组和教风学风督察组等,建立了一系列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主要有:领导深入教学一线制度、教学工作例会制度、教学检查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教师评学制度、教师授课质量评价制度和教学信息反馈制度等。该教学质量保障、监督与评价体系受到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专家的好评,先后有省内外10多所院校来参观学习我们的经验。

综上所述,已完成了既定建设目标,并在教学队伍、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在此基础上,团队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不断创新,进一步争创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为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大学生而努力奋斗。

 

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团队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601号
邮政编码:453003
电话:03733029116
  

版权所有  新乡医学院基础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