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专业培养方案(2018年)

作者: 时间:2018-11-15 点击数:

四年制本科生物制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高素质人才所具备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人文修养;具有生命科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制备生物药品的基本原理、单元操作、质量控制以及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工程技术能力;能在生物制药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质控、销售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1.能力结构要求

1)方法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终身学习意识、有良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使用现代工具,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开展创新实验和科研开发能力。

2)专业能力:具有综合应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制药及其相关领域产品研发的能力,具有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实践和技术革新的能力,具有在生物技术和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营销、服务、质量监控的能力。

3)社会能力:较强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能够理解和评价生物制药生产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良好的职业品格和严谨的行为规范;较强的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熟练使用计算机获取信息,交流沟通能力;具有初步的外语交流能力;具有适应社会需求,继续深造的潜能以及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2.知识结构要求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药学等广泛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基因工程、药物化学、药理学、生物工程下游技术、药剂学、生物制药工程等理论和操作技术。

3)初步掌握生物制药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初步具备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生物制药相关问题的能力。

4)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外文专业文献,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资料查询,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

5)了解与生物制药产业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三、基本学制和总体学分

(一)基本学制

基本学制4年,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在37年内完成学业。

(二)总体学分

完成学业最低学分:165分(奖励学分可替代任意选修课部分学分)。

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一)主干学科

生物学、药学、工程技术学。

(二)主要课程

主要课程: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药物化学、发酵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生物工程设备、化工原理、药理学、生物制药工程、药剂学等。

五、课程结构与学分分配

课程结构与学分分配

课程类别

课程模块

学分

比例

理论

实践

总学分

通识教育课

34.0

6.5

40.5

24.6%

专业基础课

23.0

7.0

30.0

18.2%

专业核心课

15.0

6.5

21.5

13.0%

专业方向课

14.0

3.0

17.0

9.1%

科研训练

——

15.0

15.0

10.3%

专业实习实训

——

8.0

8.0

4.9%

毕业论文

——

8.0

8.0

4.9%

选修课

——

25.0

——

25.0

15.6%

合计

——



165

100.0%

注:选修课分为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学分不得低于15学分。

六、课程设置和基本要求

(一)课程设置

全部课程分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三种。

1.必修课

必修课:开设31门课,共2587学时,其中理论1544学时,实践1043学时(不含科研训练、专业实习实训、毕业论文),二者之比为10.67,平均周学时24。各类课程学时分配比例如下:

(1)通识教育课

政治理论课:开设思想政治理论、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共240学时,占总学时的9.2%

体育课:分四个学期安排,共144学时,占总学时数的5.6%。

英语课:分四个学期上大学英语,共194学时,占7.5%。

计算机基础:第二学期上课,共80学时,占总学时的3.1%。

(2)专业基础课

开设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基础化学、普通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共765学时,占总学时的29.6%。

3)专业核心课

开设发酵工程、生物工程设备、化工原理、药物化学、酶工程、基因工程、生物信息学、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等,共545学时,占总学时的21.1%。

4)专业方向课

开设生物制药导论、生理学、药理学、生物制药工程、药物分析、药剂学等,共420学时,占总学时的16.2%。

2.选修课

为强化素质教育,扩大知识面,进一步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开设选修课。

3.实践课

实践教育环节包括科研训练、专业实习(实训)、创新创业实践;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毕业论文等内容,最低31学分。科研训练安排在第1-6学期,第1-2学期进行科研仪器操作训练;第3学期,进行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模块化训练;第4-6学期,学生参与课题组研究工作,共计15学分。专业实习(实训)安排在第7学期,共计8学分。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答辩在第8学期共计8学分。创新创业实践、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共计15学分。

()基本要求

1.入学教育:在新生入学后进行,时间1周。主要对学生讲解教学计划、学籍管理规定,进行校规校纪教育,介绍学校的情况和学习方法等,使学生对今后4年的学习和生活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

2.军训:在新生入学后进行,时间2-4周。通过军训,使学生掌握军事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国防意识。

3.政治理论课: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政治理论教育同国内外现实和学生思想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阶级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4.德育课:主要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职业道德和纪律教育,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教育(其中形势与政策每学期以讲座形式安排若干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激发学生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发进取、建功立业的精神。

5.劳动教育:前3年安排劳动,分散在各学期进行。第4年参加工厂劳动,结合毕业见习和毕业实习进行,通过劳动锻炼,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6.社会实践: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前3年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国情,特别是基层卫生工作状况,增进学生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增强学生为生物医药事业献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7.体育课:按照高校体育工作要求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组织教学,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一定的运动技巧,养成经常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的体质,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

8.英语:通过前两年的大学英语教学,使大部分学生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水平,并争取更多的学生达到大学英语六级水平,同时认真开展生物制药英语课的教学工作,根据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方法,指导督促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

9.专业基础课:引导学生学好并运用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科学思维方法分析、解决生物医学及生物工程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获得正规、严格的实验操作基本技能。

10.专业核心课:引导学生将已学过的自然科学知识与医学、生物制药、生物制品、生物检测、生物保健、生物发酵等基础理论知识恰当地联系起来,掌握牢固、清晰、正确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实验课质量,培养学生独立获得知识能力、严谨的科学素质和实际动手能力。

11.专业方向课:基本任务是使学生运用生物医学和生物制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研究和开发能力。熟悉生物药品的筛选、生物药效学和药物安全性评价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生物技术制药、药物剂型和设计与制备的理论和方法。掌握HPLC等精密仪器对药物进行分离、纯化和分析的基本操作技能。在实际教学中要重视实践环节,把理论教学和学生的感性知识结合起来,培养独立的思维方法和实践工作能力。熟悉现代医药企业GMPGSPGLPGCP管理体系和模式, 掌握药物经济学知识,能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进行医药市场调研,获取新产品、新剂型、新工艺、新筛选方法等新知识。

12.毕业实习:与生物医药相关的科研院所、工厂、企业加强合作,建立紧密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由校外毕业实习基地和校内实验室共同组成的学生实践学习平台。让学生在企业的实习过程中更加了解生过的实际情况,为解决生产问题打下基础。

13.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14.理论授课,鼓励多种授课方式,除传统的授课方式外,采用微课和网上学习的形式,压缩课堂教学学时。

15.创新性学习:为了倡导和鼓励大学生个性发展,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学科竞赛、文学艺术创作及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素质和艺术修养,本专业安排学生创新性学习的机会。创新性学习包括科学研究类、技能类和实践类三种类型。

七、教学安排和时间分配

全学程按193周安排,其中入学教育、军训军事教育3周,教学117周(第1学期15周,其他学期单学期均18周,双学期均16周),期末考试12周(前6个学期每学期2周),第7学期实习16周、毕业论文(设计)8周,创新创业实践安排在第8学期4周,假期44周(每学年寒假4周,暑假8周,国庆节各l周),毕业教育、鉴定和办理毕业手续1周。

八、成绩考核

成绩考核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坚持教考分离制度,主要课程考试使用国家题库,并逐步建立其它课程的考核题库,不断对监考人员及评卷教师进行培训,利用计算机等手段,逐步实现考核的标准化、现代化。

鼓励更多的课程实行形成性评价。

九、毕业与学位授予

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达到毕业要求者,准予毕业;符合我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新乡医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

新乡医学院地址: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金穗大道601号 

邮政编码:453003 电话:0373-3029887 邮箱:smkxjsxy@xx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