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学术型教学团队,保障生理学与神经生物学稳定发展
2014-05-15
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神经生物学教研室现在编教职工27人,硕博士比例为92%,平均年龄38.7岁,生理学教研室是一个充满活力、年富力强的大集体大团队
回顾生理学教研室的历史,她是随着新乡医学院的发展而不断成长的。1951年我校开设生理学课,1953年我校正式组建和成立了生理学教研组,由此迈出了生理学、神经生物学学科建设的步伐,至今已有61年的历史。六十年来,生理学教研室几代人为完善和提高生理学的发展,都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原科室主任王合轩教授、李钦选教授致力于生殖生理的研究,八十年代他们系统研究了动物平滑肌的电活动规律及影响因素,在国内生殖生理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此外,马玉羡等同志开展的黑质和尾核参与的镇痛作用,揭示了多巴胺能系统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获1990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原科室主任李东亮教授带领着团队自1987年以来,致力于急慢性脑损害的机制及保护研究,至今已累计发表研究论文150余篇。李东亮教授1990年,在国内率先建立了“线栓法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这种脑损伤模型的建立,在同行中引起较强的反响,包括军事医学院科学院、北京大学等国内知名单位纷纷来人来函,交流经验,该项技术获得广泛推广,并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在新乡学院发展的关键时刻和关键事件中,都能看到生理学和生理教研室奋发拼搏的身影,在教育教学上取得突出的成绩。1984年生理教研室被评为“新乡地区先进单位”;1993年被评为“河南省优秀课程”。1995年教研室率先建立计算机化实验室,实现了生理实验的计算机化,走在同类院校的前列。98年全面开展多媒体教学,推进教学手段的进步。99年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及药理学实验课组合成机能学实验课,编写了机能学实验教材。2002年在本科《神经生物学》教学中,率先采用全英文课件,以英汉结合的方式开展了“双语教学”。03年被学校确定为重点扶持学科,04年被评为新乡医学院,“优秀学科”和校级“精品课程”。05年获得硕士点,生理学并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13年生理学、神经生物学被同时列为我校的重点学科建设学科,2013年神经生物学双语示范课程被列为省级优秀示范课程。目前教研室还主持着一项十二五规划教材的编撰工作。
在科学研究中,生理学教研室拼搏进取,呈现出稳步发展势头。统计近三年的成果,教研室主持、在研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其中面上项目7项,青年基金2项,联合基金1项。在研的省级科研项目8项。近三年来共发表各类研究论文近50篇,其中SCI收录的论文为20余篇,申请和获得专利项目6项,获得鉴定和成果奖8项。2012年,以教研室为基础创建了脑研究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培育基地。
在团队建设中,生理学教研室锐意进取。目前,以二十余位教师组成的生理学教研室和十余位教师组成的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实现了团队建设的融合,形成了近40位教师组成的大的研究群,按照研究兴趣组建和培养了4个科研方向,包括缺血神经损伤研究、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心脏损伤研究和成瘾研究方向,几十位教师兢兢业业、奋斗在科研的第一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上,生理学教研室始终如一的执行和贯彻着学校的“引进来、送出去”的人才培养方针,十余年来引进博士近11人,送到国外进修、深造的研究人员7位。近年来科室引进了美籍科学家路成彪博士和英国Leeds大学江林华教授来实验室工作,进一步优化团队组成、人才梯队和学科发展的建设。
在党的建设和党务工作上,生理学党支部成员不断扩大,目前有党员10人。近年来生理学党支部始终贯彻和实施着校党委、院党委对党的建设的高要求和实施方案,执行着对全体党员的培养以及党员素质提高的教育工作,和各级党委保持高度一致性,使党员同志们树立了为群体服务的信念,要求党员要冲在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党员要始终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近年来生理党支部多次被评为优秀党支部。
回顾生理学和神经生物学学科发展之路,经验告诉我们,学科发展的基础一定是建立在几代人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之上的,是他们撑起学科发展的重担,使得年轻一代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问题,他们留给年轻一代的是无价的财富,这不单单是构建的坚实的学科框架,更多的是赋予了年轻人精神上的支柱,这种奉献精神、拼搏精神、以及那种不服劲、肯下劲、能发劲的精神,将会深深的植根于每个生理人的血脉中,体现在行动上,这些精神是新时代一面面鲜明的旗帜和标杆,激励着年轻一代无私奉献、奋发图强!
学科的发展和成长同样得益于学校、学院建设的成果,创建教研型大学号角的吹响和制度化建设的实施,为学科的发展荡平了障碍。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各界、各级领导的关怀呵护、设备建设的重点扶持以及人才引进的倾斜。人才培养上的宽容政策和敢于“送出去”的勇气,使得年轻教师毫无顾虑的去攻读各类学位、使年轻人有机会到外面深造、拓宽视野,即便是他们暂时不回来服务,他们仍然会对学科和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因为,他们对这里充满了感情,有了感情因素就一定会为学科和学院的发展贡献力量。对学科发展有感情的人多了,这个学科一定会有大的发展。另外,学校实施的“引进来”发展决心,做到了为学科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对于优化研究方向、拓展研究深度起到了深远的作用,这是学科发展的保障力量。
展望学科发展的未来,我们信心百倍,它充满着机遇、也饱含着挑战。荣誉感伴随着危机感和紧迫感。我们会树理想、树信仰、有作为、有梦想。
科室各项工作的近期目标是,在校党委、院党委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引下,切实深刻的反思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对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团队建设等方面的不足深刻反思,切实的制定整改计划和实施方案,科室二十多位教职工无一例外的总结了自己在教学和科研中的缺陷,都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实施方案。我们的首要目标是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教学向着信息化程度更高、知识更新度更快的方向发展,用教育去树立自由而又完整的人格、去引导学生发掘和培养兴趣、让教学服务于未来的新生力量,我们要毫无保留的做好信息的传承工作,尽我们所能让精神和知识都毫无保留的从一代人传递到新一代人。第二个目标是提高科研业务水平,静下心来不浮躁、安静的思考问题、收集信息、切实的凝炼学科方向、培育出1-2个优势的科研生长点,提高科研素养,求实求真,使科研的成果更好的服务和推动教育教学的开展。
经过几年的努力,使生理学和神经生物学在学科建设上再上一个台阶,用我们的精力和奉献来保障学科的稳步发展,使生理学成为保障基础医学院作为新乡医学院发展支柱地位的作用而贡献力量;使生理学、神经生物学成为新乡医学院在创建教研型大学的进程中的一份保障力量。这就是我们每个平凡的生理学教师的信念和梦想,相信这也是所有新医人的共同梦想。期望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医学院的明天将会更加灿烂、多彩而有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