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党风华正茂恰青春
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盛海燕
内容提要: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可以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建立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从1949年10月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从1978年12月至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从2012年11月至今。在这四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完成和推进了四件大事。本文拟从四件大事展开叙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历经风雨的冲刷和磨难的煎熬,由弱到强,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收获了一个又一个丰硕成果,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铸就了一项又一项辉煌;一百年来,党团结并带领人民逐步实现了从救国、兴国、富国到强国的伟大飞跃,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
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成救国大业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在帝国主义列强的军事侵略、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下,腐朽的清王朝软弱无能、任人宰割,中国逐渐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深渊。生灵涂炭、山河破碎,中华大地满目疮痍。为了改变中华民族悲惨屈辱的命运,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和各种政治力量先后登上历史舞台:封建统治阶级发起洋务运动,农民阶级发动太平天国起义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先后发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但最终都归于失败。事实证明,旧式的农民革命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可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也不可能承担起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的面貌才焕然一新,中华民族才迎来了浴火重生的希冀。
“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1]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不是因利益而结成的政党,而是以共同理想信念而组织起来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坚定崇高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夺取胜利的强大力量源泉,是党巨大的政治优势。
从党的成立到新中国的诞生,是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在这一阶段,党团结并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28年的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标志着中国人民告别了卑躬屈膝、水深火热、饥寒交迫的生活,从此成为自己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宏伟事业。
改天换地: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完成兴国大业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入侵朝鲜,同时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面对强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克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政治、经济、社会以及军事上的重重困难,与朝鲜人民一起把美国为首的侵略军从鸭绿江边赶回到三八线以南,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威望,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
1956年,新中国工业化的基础初步形成,同时顺利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消灭了在中国延续了千百年的剥削制度,全面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确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开始大规模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制造了第一架“初教5”飞机,生产了第一辆国产“解放”牌载重汽车和第一台“东方红”牌54马力拖拉机;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先后爆炸成功,南京长江大桥落成,“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首次培育成功杂交水稻。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由新民主主义迈入社会主义,不仅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真理性,同时也展示了中国人民向往、建设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冲天干劲。这一阶段取得的伟大创造,符合中国的实际,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意愿,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这一时期的伟大历史贡献在于,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翻天覆地: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推进富国大业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标志着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由阶级斗争向经济建设的重大转折。四十多年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第一,经济建设成绩斐然:推行家庭联产承包、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辟建经济特区、兴办乡镇企业、开展城镇化建设、发展民营经济、招商引资创办合资企业等多措并举,中国经济呈现活力四射、欣欣向荣之势;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聚焦小康社会建设、加入世贸组织、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协调内需外贸双循环发展、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致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多管齐下,中国经济展露稳重前行、韧劲十足之态。第二,民主政治进步明显: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新时期的基本方针和根本任务,确立了“依法治国”作为国家的基本方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一个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的,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进一步加强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健全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第三,科技教育稳步前进:免费义务教育在城市和农村逐步推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稳步发展。随着教育的进步,科技发展在高能物理、计算机技术、运载火箭技术、卫星通讯等方面也取得了新的突破。
惊天动地: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进并将实现强国大业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谋篇布局,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在这一时期,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我国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左右。取得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量子通信、超级计算、海底深潜、大飞机制造、航空母舰等一大批标志性成果[2]。民主法治持续进步,人民依法享有越来越广泛的权力和自由,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创造性、积极性、主动性得到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形式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民主渠道不断拓宽。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得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百年大党百年辉煌,百年大党风华正茂恰青春!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体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同心合力,必将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飞速发展的东方大国必将斗志昂扬地屹立于世界舞台的中央。
注释:
1.《求是》2016年4月16日,第8期,《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曲青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