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中国青年报社河南记者站站长潘志贤来校与大学生记者谈新闻理想

时间:2015-11-14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编辑:审核:点击数:

本网讯(文/陈颖 图/丁毅民)为提高广大师生媒介素养,进一步加强我校新闻记者、通讯员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其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11月12日晚19时,中国青年报社河南记者站站长、中国(河南)高校传媒联盟秘书长潘志贤应邀在第一报告厅作《从大学生记者到主流媒体记者》主题报告。党委宣传部相关工作人员同400余名来自学校各新闻媒体、院系的新闻爱好者共同聆听了本场讲座。

潘志贤从《中国青年报》当天对“双十一”狂欢购物节的3篇报道谈起,结合自身新闻从业经历,从“为什么做学生记者”“大学生记者该怎么做”“新闻采写技巧要领”等方面分享新闻记者的思维与视角,寄语在座听众从主流媒体记者的经历中汲取营养,培育自身的新闻理想与价值观。

谈及为何做学生记者,潘志贤借一张微信朋友圈截图中对中国青年报记者卢义杰的赞美,引出卢义杰、陈强、高四维等优秀记者出于对事实真相的好奇心和追求公平正义的责任感,不拘专业踏上记者路的经历,以此鼓励在座听众认识到做学生记者的意义。他以大量新闻事例为引,教导学生记者可从“正能量青年典型”“大学生团学工作创新”“大学校园新现象新问题”等角度入手,多揣摩主流媒体记者的视角,练就一双“新闻眼”,写学子之所想,表校园之变化。在阐述“新闻采写技巧要领”时,潘志贤深情诵读《中国青年报》记者张国在天津港爆炸事件中所做报道《牺牲》,指出与奔走于一线的主流媒体记者一样,学生记者也应扎实做到“用脚采访,用心思考,用笔还原”,力争“新闻故事化,故事细节化”,使报道具体、生动、感人。讲座图文并茂、生动详实,在座听众时而昂首静听,时而抬笔记录,台下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潘志贤分享了与大学生记者姚亚楠的对话,并借此告诫学生记者应立足传统媒体,坚持新闻理想,致力于提升校园媒体公信力。他以新华社记者汤计9年间持续关注“内蒙古呼格吉勒图冤杀案”,为其奔走呼告终促该案平反为例,分享了做记者既有为弱势群体鼓与呼后产生的职业成就感,也不乏采访受阻、新闻烂尾的无奈与遗憾。论述“移动互联时代为何还要坚持读书看报”观点时,他分享“报纸令人专注与深思”“付费支持原创”“读报培养人独到视角和主见”等6条原因,进一步明确了纸媒具备自媒体无法比拟的公信力和思想深度。

讲座最后,潘志贤重提期望,希望学生记者能在关注新闻中充实自我,增长人生阅历。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编辑王欢)

河南医药大学版权所有  豫ICP备09007989号-2 豫公网安备 41070202000123号

河南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设计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