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会新医•我们的节日》中华经典诗文吟诵会举办
时间:2015-11-21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编辑:审核:点击数:
本网讯(文/陈茁 虞梦 图/张志生 丁毅民)歌一曲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千年诗情古韵今犹在;唱一阙含弘光大品物咸享,百年杏林风华看新医。11月19日晚19时,第一报告厅内流光溢彩、诗韵浓郁,由新乡医学院广播台主办的《诗会新医·我们的节日》中华诗文朗诵会恢弘开诵。学校相关部门、院系团总支书记、辅导员,与来自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学院、新乡学院、河南理工大学万方学院等兄弟高校的广播友人、校内各学生组织代表以及来自全院系的约600名热爱古典文化的诗友们,共同欣赏了一场穿梭千年的文化盛宴。
诗会以歌颂中国7大传统节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七夕、重阳)、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主要内容,展现了新医学子做中华文明的传承者、做有情怀的弘扬者的良好精神风貌。
黎明的曙光带来希望,光明与温暖在7位朗诵者声情并茂的表演中触手可及,由2014级播音员张珂、郭博文、刘欣童、李博阳、杨宁、李梦玉、韩慧慧合诵的《黎明的通知》拉开了诗会帷幕。诗会第一篇章《人面花灯梦回百年翰墨香》,营造了火树银花、龙腾狮舞的春节气氛。温婉的南方小城与粗犷的北方高原在万家团圆夜时都一样动人,由2013级播音员燕迪、孙振兴朗诵的《我的南方和北方》将祖国山水人文演绎的别样美丽。刘欣童、李博阳以情景朗诵的方式诠释《春节的炊烟》,讲述工作忙碌的女儿不能回家过年,最后因家乡熟悉的炊烟决定回家与年迈多病的母亲团圆的故事,在诗韵里引人深思。清明雨追思故人,端午风铭记屈子,第二篇章《杏林棕香凭古卧怀雨韵浓》用诗歌表达清明哀思和对屈原的祭奠之情。在《清明的哀思》中韩慧慧、朱亦菲身袭素裙声音悲壮嘹亮表达了对那些舍生取义的民族精魂的崇敬。“伐倒了,伐倒了”,表演者杨宁、任建功将满目疮痍的民族和对祖国命运的痛悼揉进这一声声的叹息中。2013级播音员段菁、卢韵宇身着古风衣裳,用一首《端午》带观众穿越千年,回到屈子披发行吟的汨罗江畔,再次感受屈原的民族大义与人格魅力。在《招魂的短笛》中2013级播音员陈璐、张迪、燕迪、孙振兴则以赤子声声力竭的呼唤表达对故亡母亲的怀念,情到高潮处感染观众,现场掌声不断。
一段缠绵双人舞拉开了第三篇章《月圆花好 情系新医帆远航》的序幕。2013级播音员肖亚婷、宋洋一首《鹊桥仙》与《一颗会开花的树》巧妙融合,情意绵绵中尽显爱情之美好;以丈夫修建京藏铁路而常年无法与妻子团聚的故事为背景展开的一段《太阳和月亮的对话》,将夫妻间相互理解、情意永恒展现得淋漓尽致,2013级播音员张迪、段菁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诵诠释家庭担当与祖国责任同在、爱情与理想共生的情怀。第四篇章《家国情怀 赤子丹心颂华章》宏大开篇,尽显华夏儿女沐荣光、铭历史、砥砺前行的高昂斗志。铿锵有力的《战士之歌》再现70年前浴血奋战的革命先驱之英姿,展示后继者的热血与担当;大气磅礴的《乘龙之城》展现改革发展之硕果,郭博文、张珂以恢弘之气描绘祖国日新月异的崛起宏图;由2013级全体播音员朗诵的《啊 我的镰刀 我的铁锤》,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高歌热忱的爱国情怀与坚定的前行意志。
诗会最后,由河南师范大学广播站带来的《中国之声》诗朗诵回顾了齐越、张颂、罗京等著名播音员的事迹,展现优秀传媒人的风采,同时也表达了作为新一代接班人传承好中华文明、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信心与决心。声落灯灭,表演者鞠躬下台,诗会在悠悠古韵中落下帷幕。
(编辑 王 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