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倪天军)8月1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了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截至目前,我校共获资助31项(其中面上项目11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项),项目数量较去年增长14.8%,获批直接经费总额达1028.1万元,同类项目获批经费首次突破1000万元,较去年增长13.9%。基金数量和资助金额均创历史新高。
今年是我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持续、稳定保持上升态势的第九年,也是“十三五”期间科研工作实现飞跃的关键之年,在全国获资助的1506个单位中,我校面上与青年项目获得资助项目数排名第307名,获得直接经费排名第303名,较去年提升66名;在全省高校获批经费总额第8位,项目排名稳居第9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联合基金项目以及应急管理基金项目尚待评审。
近年来,我校以政策导向为引领,以基金工作为抓手,以平台建设为基础,以人才引进为支撑,获批自然基金数量持续增加,科研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为博士点申请和大学更名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内涵基础:一是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持续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今年先后出台了《新乡医学院自然科学类重大科技成果培育计划实施办法》《新乡医学院产学研项目培育计划实施办法》,修订了《新乡医学院科研专项奖励办法》,极大调动我校广大教职工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科技处认真组织,精心策划,多措并举,着力提高申报质量。在往届自然基金评审结果公示后,科技处及早谋划2017年度的申报工作,将基金委项目反馈的数千条意见逐一分类、梳理、汇总,并将全文反馈意见转发给各有关单位及项目申报人进行分析研究;及时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培训会暨申报工作动员会,邀请多位校外专家到校指导交流申报经验;组织校内外专家对每项申请书进行5轮的反复修改完善,有效保证了标书质量;在项目评审的关键时期,及时做好评审的信息跟踪和密切关注,为每位申请者做好协调、服务。三是重心下移,院系重视。各院、系(部)根据学校统一部署,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时间进程表,提前部署,及早启动,大力加强外联工作,为有效提升申请书的中标率提供了有力保证。四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一大批高学历、高水平年轻教师积极加入到项目申报队伍中来,学术氛围日益浓厚、平台建设的日益完善,为科研人员申报国家项目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附件:我校获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课题清单(按学部排序)
序号
| 负责人
| 院系所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1
| 徐 萍
| 药学院
| 远志皂苷B通过NF-κB/Caspase-3干预胸腺电离辐射损伤的机制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
| 周平鑫
| 基础医学院
| 钯催化Csp2-H键活化/卡宾插入反应构建季碳中心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3
| 赵 茜
| 公共卫生学院
| 水相中Cl-、Fe(III)对多溴联苯醚光化学转化过程中活性物种形成的影响机制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4
| 李世朋
| 第一临床学院
| miR-330-3p调节PGAM5/FUNDC1介导线粒体自噬参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5
| 王亚莉
| 基础医学院
| BDNF前肽片段调控Alzheimer疾病模型海马gamma振荡的突触环路机制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6
| 张岱男
| 第一临床学院
| 血浆谷氨酸清除剂对β淀粉样蛋白诱导的大鼠海马LTP抑制作用的影响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7
| 郑前前
| 医学检验学院
| Gfi1双重调节高脂血症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分化与泡沫细胞形成的机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8
| 牛玉娜
| 医学检验学院
| BCL3通过STAT3调控NK细胞的功能和机制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9
| 魏 来
| 法医学院
| 腹外侧
皮层组蛋白H3K9乙酰化调控吗啡成瘾记忆的作用机制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10
| 王帅
| 基础医学院
| 免疫抑制性受体TIGIT介导弓形虫特异性CD8+T细胞衰竭及其逆转机制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11
| 张 赟
| 医学检验学院
| 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裂解酶细胞壁结合功能域的筛选、作用机制及应用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12
| 庄 婷
| 医学检验学院
| Smurf1蛋白调节乳腺癌雌激素信号通路的机制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13
| 王永霞
| 基础医学院
| STX2调控exosomes分泌促进结直肠癌演进的作用机制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14
| 钟加滕
| 基础医学院
| MTSS1靶向HK2调控有氧糖酵解影响乳腺癌转移的机制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15
| 杨 赟
| 基础医学院
| 靶向EGFR和CD47的新型双功能抗体融合蛋白的抗肿瘤作用及效应机制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16
| 安 珍
| 公共卫生学院
| 内质网应激在PM2.5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17
| 徐光翠
| 公共卫生学院
| 应用新型抗氧化差异小鼠模型研究PM2.5诱导的心血管毒作用及机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18
| 王二辉
| 公共卫生学院
| 内质网应激在肥胖雄性睾丸生精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原花青素干预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19
| 史永利
| 药学院
| 多功能纳米粒递送体系的构建及其口服抗肿瘤活性评价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0
| 赵敬军
| 第一临床学院
| 基于NO-cGMP/PKG-pCREB信号通路研究耳迷走神经刺激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重建的作用机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1
| 孔二艳
| 精神神经医学研究院
| 去棕榈酰化修饰酶APT1和APT2的生理功能研究
| 面上项目
|
22
| 阮海斌
| 法医学院
| 肠道菌群通过O-GlcNAc修饰调节肠道内分泌细胞的分化与功能
| 面上项目
|
23
| 曹 旗
| 医学检验学院
| 肾脏单核吞噬细胞不同亚群在糖尿病肾病发病和治疗中作用的研究
| 面上项目
|
24
| 林俊堂
| 医学生物工程学院
| 脊髓发育过程中Pax3/Pax7参与调控神经细胞分化和轴突生长的分子机制研究
| 面上项目
|
25
| 杨海杰
|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 冷休克蛋白RBM3基因的低温诱导机制及其模拟亚低温用于脊髓损伤治疗
| 面上项目
|
26
| 路承彪
| 基础医学院
| D4R激活恢复衰老受损海马突触可塑性的机制研究
| 面上项目
|
27
| 朱小飞
| 医学检验学院
| SIRT4调节T细胞代谢信号影响肥胖症免疫反应的机制研究
| 面上项目
|
28
| 贺国洋
| 基础医学院
| FMNL2通过促进EGFL6旁分泌调控结直肠癌血管生成和转移的分子机制
| 面上项目
|
29
| 徐 萍
| 药学院
| “miR-147a靶向调控PDPK1”在曲克芦丁干预电离辐射损伤中的机制研究
| 面上项目
|
30
| 赵英政
| 公共卫生学院
| 硫辛酸合成酶基因调控氧化应激网络抗矽肺纤维化作用及机制研究
| 面上项目
|
31
| 吕洁丽
| 药学院
| 基于体内动态效应物质变化规律的酒当归炮制机理研究
| 面上项目
|
(编辑 王欢;审核 郜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