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教师在国际TOP期刊发表最新科研成果
时间:2025-08-19来源:第一附属医院
作者:刘昊编辑:史齐审核:王欢点击数:
近日,我校第一附属医院脑科医院院长赵建华科研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The Lancet子刊EClinicalMedicine(中国科学院一区Top期刊,影响因子为10.0)上发表题为“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atorvastatin versus rosuvastatin among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o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a national registry-based observational study”的研究成果,并被列为当期重点推荐论文。该研究由赵建华科研团队联合首都医科大学天坛医院王安心科研团队共同完成,赵建华为论文第一作者。
研究基于中国国家卒中登记数据库(CNSR-III),首次在大规模真实世界15166例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中系统比较了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对功能恢复及长期预后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瑞舒伐他汀可能更有利于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的早期功能恢复,尤其适用于轻症患者,为临床精准用药提供了重要依据。
据悉,赵建华科研团队联合神经介入放射学崔红凯科研团队于今年4月也在EClinicalMedicine发表了题为“MRI-based habitat radiomics combined with vision transformer for identifying vulnerable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plaques and predicting stroke events: a 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 stud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融合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栖息地影像组学和视觉自注意力模型技术,开发出新型AI模型。此模型能精准识别颅内动脉易损斑块并预测卒中复发风险,为卒中高危人群筛查提供了新方法。
该两项成果均基于真实世界多中心、大样本人群采取的队列研究,同时运用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为脑卒中的防治提供最可靠的依据。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两项成果均聚焦脑卒中防治,相得益彰,助力脑科医院专科能力建设,也是脑科医院自成立以来联合多学科、多团队、多中心合作的重大科研成果,标志着我校第一附属医院脑科医院在科研合作、技术创新、成果产出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