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我校举行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开学第一课”

时间:2025-09-09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丁芸 黄与桓编辑:史齐审核:王欢点击数:

9月8日上午,我校在博学楼第一报告厅举行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开学第一课”,见证2025级新生正式开启人生新篇章。全体在校校领导出席典礼,我校优秀校友代表、空军军医大学杨安钢教授,2025级研究生、本科生新生代表,各职能部门、各学院负责人一同参加。

开学典礼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幕。

优秀教师代表、第一附属医院学术副院长康小红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她回顾总结了自己在临床、科研上的不懈坚守和科研硕果,勉励同学们珍惜时光,用好优质的资源和平台,秉承和发扬“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坚韧精神、“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协作精神和“健康所系,生命所托”的责任精神,敢于提问、勇于挑战、勤于思考,努力成为专业知识扎实的学者,更要成长成为有温度、有情怀、有担当的卓越人才。

高年级学生代表、峻极书院菁英医师班2022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司旭从党旗引航、博学创新、跨界成长三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求学经历与成长感悟。他鼓励2025级新生在未来几年里,既能沉下心来钻研专业、增长本领,也能记得热爱生活、强健体魄,在全面发展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珍惜当下、不负韶华,以实干开启未来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华章。

2025级研究生新生代表、医学技术学院医学技术专业学生时贺男在发言中表示要目标明确,笃行求真,尽快适应转变,制定清晰规划,并以坚定的执行力付诸实践;博采众长,厚积薄发,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在倾听与对话中启迪思维,在合作与互助中共同进步;修身立德,宁静致远,守住内心的宁静,在知识的海洋里潜得更深,在理想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2025级本科新生代表、第三临床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张语悦阐述了自己选择将青春献给医学事业中的初心和原由,号召全体新生以“三重修炼”回应母校期待:做“医药报国”的笃行者、做“知行合一”的攀登者、做‘敢为人先’的开拓者,秉承“求是、精进、求新、超越”的新时代学校精神,以青春之名,赴时代之约,用勤奋和智慧书写光荣与梦想。

我校杰出校友代表、空军军医大学杨安钢教授以“求知”“坚守”和“超越”三个关键词与新生共勉,鼓励2025级学子以空杯的心态,如饥似渴地学习,不仅学习专业知识,更要学习沟通合作与人文关怀,成为一个有温度的医学人;坚守科学真理,坚守道德底线,坚守内心善良;超越对分数的追求,去探索新的乐趣,超越对困难的恐惧,去锤炼强大的内心,超越小我的局限,去思考如何成为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2025级新生正式开启人生新篇章之际,学校寄语他们三点殷切希望。

要树立远大志向,厚植家国情怀。古往今来,一切伟大成就的取得,一切历史功绩的实现,都离不开远大志向的指引。在这个可以大有作为的新时代,同学们生逢盛世、肩负重任,更应胸怀“国之大者”,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把个人发展的“小目标” 融入国家民族的“大蓝图”,以远大志向引领人生之路,用家国情怀砥砺强国之志,让青春沿着正确方向行稳致远。

要坚持修身立德,锤炼优良品格。医学不仅是科学,更是人学,是科学与人文的交汇点,高尚品德是医学人才的立身之本。希望同学们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开格局、提升境界,明辨是非曲直、增强自我定力;不断培育高尚品德,砥砺人生品格;希望同学们毕业时回望大学时光,这是一场不负相遇的成长礼赞,无愧于自己、无愧于父母、无愧于母校。

要矢志求是创新,练就过硬本领。希望同学们珍惜光阴、心无旁骛,把学习作为第一要务,养成自主、专注、多思、善问的好习惯,努力实现“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创新学习”转变;希望传承发扬“求是、精进、求新、超越”的新时代学校精神,既学深悟透每一门专业课程,又培养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不断练就勇立潮头的过硬本领,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青春力量。

开学典礼后举行2025级新生“开学第一课”,学校党委书记任文杰教授以《启智•求新•担当:以批判性思维塑造时代拔尖人才》为题向大家授课,详细剖析批判性思维的内涵与价值,指引同学们成长成才。课程由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林俊堂主持。

任文杰从拔尖创新人才的战略意义切入,结合世界科学迭代更新发展案例与杰出科学家等典型事例,深刻阐释了批判性思维是突破认知局限、驱动创新的核心引擎,清晰阐述了拔尖创新人才应当具备的核心素养,深入讲解了批判性思维的基本内涵、常见障碍和实践路径。授课过程中案例详实丰富、历史视野宽广,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为同学们开启大学学习、成长为时代拔尖人才提供了宝贵指引。任文杰鼓励广大学子以启智之心、求新之勇、担当之志,在大学点亮批判思维这盏明灯,照亮通往拔尖之路,也照亮共同的未来。

林俊堂在主持总结中向同学们提三点要求:要守护好奇之心,保持对知识的渴望与探索欲,敢于追问“为什么”;要锤炼批判能力,主动学习逻辑分析方法,在实践中提升信息甄别与独立思考素养;要践行担当之志,将批判性思维与专业学习、国家需求相结合,以理性与创新助力发展。

河南医药大学版权所有  豫ICP备09007989号-2 豫公网安备 41070202000123号

河南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设计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