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我校举行2015年硕士研究生导师培训会

时间:2015-05-04来源:研究生处 作者:编辑:审核:点击数:

本网讯(文/白婕 图/丁毅民)我校2015年硕士研究生导师培训会于4月26日在学校第二报告厅举行。培训会邀请了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张志珺教授作专题报告;省医学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学校副校长郭志坤教授和我校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研究生导师冯志伟教授作经验交流。来自学校16个院(系、部)及解放军371中心医院等3家联合培养单位的78名2014年遴选的研究生导师参加了培训。

郭志坤在会上作《我做导师的体会》的主题讲话。他首先介绍了学校、研究生招生和教育的概况。通过大量详实的数据,对比、分析国内外研究生培养模式。他指出,在全国研究生培养规模稳定发展的新形势下,切实抓好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核心。做好研究生培养工作,导师是关键,在研究生学术研究、专业技能学习以及全面成长的整个培养过程中导师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郭志坤介绍了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精神和要求,阐述了我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现状和思路。他还着重就导师的概念、责任、导师与学生的关系、业务评价等方面,与新导师分享了自己多年来做导师的工作经验、点滴体会以及心得。

张志珺在题为《我和研究生一起成长》的报告中,从“我的导师教会了我什么?”“我如何选拔、要求学生?”“研究生培养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这些问题出发,谈了自己在实际指导研究生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她认为,研究生的思维要放开,眼光要开阔,不能局限于国内、省内,要放眼国际和世界,要培养研究生具有爱国、严谨、勤勉,探索、创新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跟得上国际学术前沿。最后,张志珺谈了在指导研究生过程中的几点感悟和体会: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勤读文献,把握前沿;科研严格,生活关怀;因人施教,各尽其能;以之与大家共勉。

冯志伟做了《我带研究生的体会》经验交流,他在发言中,与大家分享了指导研究生的心得。他认为,一个合格的研究生导师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基本条件和素质,即丰富的知识蕴藏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分析了影响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因素和形成原因,并就如何培养研究生的学术能力提出建议: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循序渐进培养科研能力,挖掘潜力,激发创新能力。

为期一天的培训会结束后,参会研究生导师对结合自己专业方向、科研内容及临床实践如何指导研究生有了新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在思想层面就如何做一个合格研究生导师获得了新的启示。

(编辑 崔静 吕颖)

河南医药大学版权所有  豫ICP备09007989号-2 豫公网安备 41070202000123号

河南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设计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