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医药大学位于河南省新乡市,是河南省唯一独立设置的公办西医本科院校,是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和博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建设高校。
学校渊源可追溯到1896年医学博士罗维灵在古城卫辉开办的西医诊所,医学教育肇始于1922年惠民医院护士学校,招收四年制护理专业学生并由中华护理学会(1923年名为“中华护士会”)颁发文凭。1949年冀鲁豫卫生学校及哈励逊医院迁入卫辉,于1950年成立平原省医科学校。学校经历华北第二医士学校、河南省汲县医士学校、新乡专区医学院等发展阶段,1962年更名为豫北医学专科学校。1982年升格本科,定名新乡医学院;1998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2008年开展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进入新时代,学校于2016年入选“十三五”国家百所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2020年获批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2022年获批建设国家精神区域医疗中心;2024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并获专家组好评;2025年6月,学校更名为河南医药大学,标志着学校发展迈入新阶段。
学校开办有全日制教育、中外合作教育及继续教育等多种教育类型,具备研究生、本科生、国际学生等较为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教职工1.4万余人(含5所临床学院),各类在校生2.7万余人,附属医院13所,创办有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4种,其中2种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专业优势显著,人才培养体系完备。学校专业门类齐全,涵盖医学、理学、管理学、工学、文学、法学和教育学等7个学科门类。现有本科专业39个,涵盖临床医学门类下开设的7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级和省级特色专业15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9门,河南省各类精品课程49门,河南省课程思政示范课31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4个、教学团队7个。五年制医学类专业招生人数多年占全省一半以上。儿科学为全国首批恢复儿科专业招生的八所高校之一。智能影像工程专业蝉联2024年、2025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全国第一。
学科建设成果丰硕,科研实力稳步提升。学校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个、国家中医重点专科1个,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2个,河南省A类特色学科群1个,河南省特需急需特色骨干学科群1个,新一轮河南省重点学科8个,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16个。学校在2025“软科中国医药类大学”排名中位居第23位。医学技术学科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获评B;临床医学、肿瘤学和药理学与毒理学在U.S. News的2024-2025全球最好学科排行榜分别位列第977、441和481位;基础医学和心理学上榜2024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进入该学科全国前50%序列。现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12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硕士学位点6个,已培养24届硕士研究生。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精神疾病生物样本库,结核病学2019-2023总科技量值全省第1、全国第4。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前1%;学校ESI排名在全国医学类高校位居第35名。
教育教学质量卓越,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8项。连续6届获得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华中赛区一等奖。获评全省高校“一站式”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A级。毕业生临床执业医师、口腔执业医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硕士实践能力培养成效突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通过率连续多年超全国平均水平。获首批国家级临床医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国家级卓越医生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国家首批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
师资力量雄厚,高端人才汇聚。学校全职引育的法兰西科学院院士伯纳德•麦利森教授入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并获2024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引进双聘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高端人才43人;拥有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等32人;获批中原领军人才、省高层次人才、政府特殊津贴、教学名师、优秀专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178人次。
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科研成果丰硕。学校拥有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人体生物监测项目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软科学研究基地3个、省级国际联合实验室1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2个,省级校企研发中心(重点)、省级技术转移机构、省级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等其他平台7个;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院士工作站1个;近5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19项、省部级项目524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励52项。校地校企合作成效显著,一大批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与耗材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实现了产业转化,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能力持续提升。
国际化办学特色鲜明,合作交流广泛深入。学校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双向互动,先后与美国布卢姆菲尔德学院、意大利都灵大学、葡萄牙布朗库堡理工学院等合作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开展联合培养博士项目;与英国卡迪夫大学、匈牙利佩奇大学等开展师生交流项目。同时,邀请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的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交流,选派优秀教师赴外进修、讲学或开展学术研究。学校获批“河南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荣获“全省教育外事工作优秀集体”“全省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吸引了来自全球10多个国家的学生前来求学,营造了良好的开放交流氛围。
社会声誉卓著,办学成就斐然。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历代学子秉承“明德博学,至爱致用”的校训,传承弘扬“求是、精进、求新、超越”的新时代新医精神和“团结、奋进、自信、开放”的新时代校风,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相继荣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河南高等教育综合实力20强高校、省级平安校园、省级文明校园标兵单位、河南省首批新时代依法治校示范校、“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等荣誉称号,办学成就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千秋大业,实干为基;宏伟蓝图,落实为要。今天的河南医药大学,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秉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办学宗旨,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入实施“两高四着力”发展战略。学校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内涵建设为重点,主动对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积极服务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学校坚持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道路,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医药大学。
(数据截止时间:202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