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各单位: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现就做好我校2025年度中原英才计划(育才系列)——中原领军人才(基础研究领域)人选推荐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推荐对象及条件
申报人应具有中国国籍,在河南全职工作1年以上。港澳台地区专家、取得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的外籍专家在河南工作1年以上(申报人在河南工作时间计算截至2025年1月1日,以与用人单位签署的正式工作合同或协议为准)。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品行端正、诚实守信;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和严谨的学风,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求实、创新、协作、奉献精神;
从事自然科学(不含医学)基础研究、引导基础理论原始创新、推动基础学科创新发展,坚持科学精神,恪守职业道德,潜心一线科研工作。揭示自然规律,具有创新思维,能够敏锐把握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态势,提出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的研究构想,引领原创性重要理论研究和关键领域攻关,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为社会提供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对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和地球科学等基础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学术水平处于省内领先、国内先进地位;
有承担省部级及以上基础研究类课题和重点科研任务等经历,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以上,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或获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前三名)或二等奖(第一名);
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原则上年龄不超过55周岁(1970年1月1日及之后出生)。
二、推荐名额
中原领军人才(基础研究领域)实行限额择优推荐,各单位限推1人,优先推荐学术水平突出、发展潜力大的优秀青年人才。
在分配的申报指标外,各单位可多推荐1名符合推荐条件、不超过40周岁(1985年1月1日之后出生)的人选。
本次申报推荐工作特设“专家举荐通道”,如有符合遴选条件人员,每个单位可通过“专家举荐通道”申报1名人选。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的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物育种等前沿领域和解决“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可通过“专家举荐通道”申报,不限制申报名额。
举荐方式:一是由1名两院院士或经河南省高层次人才认定的国际一流人才(A类)举荐,二是由2名经河南省高层次人才认定的国内一流人才(B类)举荐。举荐人与被举荐人应为同一行业领域,每名举荐人每年限举荐1名人选。举荐人对被举荐人专业水平要负担保责任,因举荐人把关不严、核查失实、虚假举荐等问题造成举荐不实的,取消被举荐人的参评资格,且五年内不予受理该举荐人举荐的高层次人才评选项目。
三、推荐程序
1.个人申报。符合上述遴选条件的教师向所在部门提出申请。申报教师须如实填写申报书,提交有关材料。
2.单位推荐。学院对申报人员相关材料进行初审,并根据指标情况择优向学校推荐相关人选。
3.学校评选。学校组织专家对申报人选进行评审,综合评议出2025年度中原领军人才(基础研究领域)推荐人选。
4.推荐上报。学校在校园公示栏公示推荐人选,公示无异议并研究通过后,推荐上报至省教育厅。
四、报送材料
(一)申报材料
1.推荐报告1份。以各推荐单位的名义向学校报送,内容应包含申请人简要信息、推荐过程、公示情况和对申报人师德师风、学术行为审查情况,报告须单位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2.推荐人选情况汇总表1份,同时报Excel版。
3.推荐人选简要情况表1份,同时报Word版。
4.中原领军人才(基础研究领域)申报书7份,同时报Word版。
5.附件材料1份,单独装订并附目录、页码,包括:(1)身份证或护照复印件;(2)本人电子证件照片(2寸,蓝底,JPG格式,高宽比5:4,分辨率600*480-1200*960,大小200K-2M);(3)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4)职称证明材料;(5)主要成果(代表性论著、论文、专利证书、产品证书)或证明材料;(6)主持(参与)过的主要项目证明材料;(7)奖励证书;(8)基层党委出具的廉洁自律情况证明材料,同时报PDF版。
(二)报送时间
请各单位于9月22日12:00前将上述材料纸质版和电子材料(以U盘形式)报送至人事工作部(勤政楼220室),逾期不予受理。纸质文件必须双面打印,附件不得超过30页。电子文档内容应与纸质材料一致。
(三)专家举荐信。通过“专家举荐通道”申报的人选需提供专家举荐信原件。举荐人应备注最高人才称号或评定的人才等级。
五、有关要求
(一)申报人必须按照要求如实填写,报送申报材料,资格审查贯穿遴选工作全过程,对弄虚作假行为,一律取消遴选资格。
(二)申报人要遵守国家和我省人才计划避免重复资助和不得逆层次申报的有关规定,不得通过多个平台渠道同时申报中原英才计划(育才系列);在计划支持期内不得再申报中原英才计划其他项目,支持期结束后不得再申报同层次或下一层次其他人才项目。
联系人:李一光 潘翠云
联系电话:3029007
人事工作部
2025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