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图/刘宗涛 侯鹏)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西校区综合楼六楼会议室召开“新时代·新学科·新马院”发展战略专家咨询论证会。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娱教授、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福运教授、河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振江教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于慎鸿教授、河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会萍教授、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处长兼思政部主任查广云教授等6所高校的专家应邀参加了论证会,咨询论证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2022年发展规划(草案)》(以下简称《草案》)的战略性、科学性与可行性,并共同商讨了新时代我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与新挑战及主要对策。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的汇报分为三个部分:立足新时代,聚焦新学科,规划新马院,主要汇报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主要经验与问题、面临形势、发展思路、发展举措等。汇报结束后,各位专家对我校《草案》进行了咨询论证。张会萍结合河南中医药大学开展的课程思政探索、依托医德馆开展医德医风实践教学、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医哲学相结合等具体工作,指出高等医学院马院打造发展特色是可行的,并建议我校马院的发展战略要突出“马学科专业+医学特色”的发展思路。陈娱以河南农业大学马院聚焦“三农”问题研究的具体做法以及专业性较强的马院如何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说明和阐述。查广云从教育部对马院建设发展的标准和理念提出了一些看法,建议我校马院应该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探索。于慎鸿建议尝试探索共建互建援建等平台建设途径,并对我校马院规划的细节提出了修改建议。马福远主要提出了特色(比如医学特色)与重点马院建设(马学科专业)之间融合问题及解决思路。刘振江主要对《草案》进行了较为切实可行的修改建议。随后,大家就《草案》及共同面临的马院及马学科发展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交流讨论。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17年9月由原社会科学部更名成立,2017年底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2018年校党委明确提出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这既是重要的成就,也是光荣的任务。按照校党委提出的新任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我校第三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围绕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标准,主动调研,科学研判,深入思考,制定出《草案》,为今后五年的发展明确了方向,绘就了蓝图。《草案》提出:要通过五年的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为支撑,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为主体,以文化艺术教育与人文社会医学教育融合发展研究为亮点,进一步彰显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努力建成省内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的教学基地、省内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学术高地、省内一流的铸造医学人文情怀的思想阵地,建设成为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教育、研究宣传、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国内知名、省内领先、特色鲜明的区域性高水平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 王欢;审核 郜佩)